就主人公的背景设定来说,这个爱情故事十分俗套。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有这么一位老先生,名气不错,便收了不少学生。
这位老师老年得女,于是便对女儿百般宠溺。
那个女孩子不爱胭脂水粉,对着父亲死缠烂打,她想指点天下事,她亦想搅起一方风云。
于是,她就成了师门最小的小师妹。
在众多师兄中,她和两个最为优秀的关系最好:他们一个才华满腹却不善言辞,性子一急甚至会有些结巴;另一个虽才华不及前者,却最善揣摩人心,以巧辩见长。
年岁渐长,小师妹渐渐地和那位能言善辩的师兄两情相悦了。
仿佛是顺理成章般地,他们在父母师长的祝福下行了昏礼。
春秋战国,群雄并起。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人才百出却又人才乏少,文人说客总会找到自己能够一展才华的地方。
哪怕是没有第一时间被重用也无碍。
他们辞别亲人,一起携手走过大半个中原,共同怀揣着满腹才学,带着一飞冲天的梦想,任谁看来他们都是一对志同道合的神仙眷侣。
只是,总道是富贵见人心。
很快男人就得到了重用。
随着男人的官越做越大,他收的同僚送的侍妾也越来越多,这是这个时代司空见惯的事,所以女人虽是觉得心凉,却也不过是心凉。
直到故人的拜访。
是他们的那个,有些口吃的师兄。
他们本出同门,自然也是同样的政治主张,师兄拜托他们能否引见国君,女人看到故人拜访,高兴之下只听到了丈夫答应的声音,却没有注意到丈夫的神色。
那是带着杀意的目光。
师兄的尸体成为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男人从未试图在她面前伪装,她在师兄的灵堂上,木然地问着他:“若女子也可上朝,你想来也会杀了我罢?”
男人露出了一个与往常无异的笑容:“师妹,你在说什么傻话呢?”
她从未这般清晰而又冷酷地看清这个男人。
野望早已经将他吞噬。
她的父亲,是他的师长,也不过是他走上通天梯必要的道具;而她,许是他权衡之下做出的最好选择。
以前他虽背叛了他们曾经的情意,女人仍然是以他为傲的:这个国度在他的辅佐之下蒸蒸日上。
他虽严刑峻法,却是为了救十人而杀一人;他虽与政敌不死不休,也不过是为了理想。
……她本是这般以为。
她看着冷淡地笑着的他。
这个男人,如此陌生的熟悉。
他不过是出于才华的嫉妒,便为了私欲而痛下杀手。
他或许是没有心的。
可那个时候,女人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
女儿出生之后没到半年,她便决意和离。
也许是出于曾经那些许情意,男人同意了。
只是要求她就此“死去”。
女人同意了,她叫来自己十岁的儿子,把襁褓中的女儿塞到了他的手中,说道:“对不起。从今以后,我想为自己而活。”
于是,她便再也没有出现。
也不知至今是生是死。
李由讲的这个故事,在听到有个口吃但是脑子好的师兄的时候我就猜到了个点什么。
不过我本以为是三角恋的,却没曾想到是这样的展开。
这是他打算跟我挑明原本互相利用的意图之后,讲的故事。
我捻起桌上的糯米糕,哪怕窗外秋风飒飒,还是有点想念青团。
故事中的那位老师是荀子,学者儒道,却教出了两个法家的学生。
那位女性是荀子的女儿,嫁给了李斯为妻,生下了李由。
那位薄情的男人自然是李斯,师兄便是被李斯所杀的韩非。
“殿下可有什么想说?”
我反问:“你又想从我这听到什么?比如……对你的安慰?”
我扯了一下嘴角,不曾打算掩饰眉眼间的不屑。
若他真是同我一般的傲慢,对我们来说,安慰和同情远比讥讽来得伤人。
可怜么?
自然是可怜的。
年仅十岁的小孩子从此失去了母亲,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妹妹活在娶了继室的父亲的家中,后来不得不自己带着妹妹另外搬出。
有些事情,是不能去想的。
比如对他来说母亲是不是可以不走,对我来说是不是可以不穿越。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已经走过的地方就成了过去,“过去”存不存在岔路口又有什么要紧呢。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