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关雎楼在徐宗文的指导下由庞白亲自负责跟进,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工期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要等到太元十年二月底,才能彻底完成改造,如期竣工。
其实,徐宗文对于自己安然无恙离开建康大狱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意外,只是皇帝的口谕居然传到了建康大狱让他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不过人虽然出来了,但是徐宗文的心思却没有完全离开建康大狱。
“庞白啊,那个被敬远真人秘密关押在建康大狱的道长你要给我好好查一查,此人怕是身份不简单,如果能为我所用自然是再好不过。”徐宗文让庞白想想法子,看看能不能把那个老道从建康大狱捞出来。
庞白不敢怠慢,记下此事:“属下明白,这就派人去打听。”
“建康大狱有个典狱陈四要大婚了,你去替我送个礼,顺便可以借机打探打探那个道长的身份。”徐宗文想起了典狱陈四,这个人是他在建康大狱安插的一颗钉子,要是能加入锦衣卫那是再好不过了!
徐宗文的计划里原本是没有天师道的,但是天师道的影响力摆在那儿,看来他也得重视起来,那个建康大狱的老道说不到就是他将手伸入天师道势力的突破口……
明日变今日,转眼就来到了太元九年十二月的月底,岁末大朝也即将如期举行。
晋朝与后世王朝动不动就举行早朝不同,一般只有遇到战事和灾情这样的重要政事皇帝才会举行朝会,一般政务都是尚书省处置,交由皇帝朱笔御批完成。
此外一年只有三次举行大朝会,而且一般都是走流程,这三次分别是万寿节,也就是皇帝的寿辰,百官奉诏集结太极殿为皇帝贺寿,藩属国遣使入朝,再就是正旦日,然后是岁末大朝,后两次的大朝会因为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所以间隔时间不是特别长。
实际上皇帝处理政务只会在太极殿东堂或者西堂召见相关大臣商讨政事,不用拉一大批人过来出谋划策。
而晋朝自从永嘉南渡,迁都建康以来,从元帝司马睿开始的各个皇帝没有一个实际上拥有过权力的,大多都是士族门阀的代表人物而已,朝政由士族把持,兵权也都落在士族手里,皇帝的存在就是和各大士族联姻搞好关系,维系各方势力,尽量做到利益均衡。
南渡以来的晋朝皇帝没有权力还都是短命鬼,能活得过三十岁以上的,屈指可数。
尤其是元帝司马睿的儿子明帝司马绍这一支,除了被大司马桓温给废掉的海西公司马奕之外,包括明帝在内的成帝、康帝、穆帝、哀帝全部都是三十岁之内就驾崩了。
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例子在前,继琅琊王氏之后,颍川庾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一个连着一个从前一个家族手中接过权力的接力棒,连一点空隙都不给皇帝留。
说是大朝会,更多是走个过场,让天下人知道在江左还有一个司马氏的天子。
到了岁末大朝这一日,徐宗文才四更就被郭裳催促着早起,郭裳说文武百官到了五更就得到大司马门外列队等候点卯。
徐宗文换上了朝服之后,天还没有大亮,就爬上了牛车,跟在太傅谢安、大都督谢石、车骑将军谢玄之后,依次离开乌衣巷朱雀桁上过桥前往御道,进入台城。
此时,整座建康城还依然在睡梦中。
因为地处江南,马匹稀缺,朝廷不仅鼓励百姓养马,还下令官员不分大小一律乘牛车,因此大朝会这日佛晓,建康城的宜阳门、广阳门和津阳门挤满了牛车的队伍。
在建康的各个官署,以中枢的三台五省的官员们为首,甚至到建康令这种微末小官大约五百多人都要参加大朝会,也算是给皇帝拜个早年。
徐宗文是征北将军、司隶校尉、还有个一品的武宣县子的爵位,地位也算是不低了,但也只是排在武将这一列的中间靠前一点队伍而已。
百官乘坐牛车进了建康外城后,下牛车从御道前往台城的正门大司马门,沿途会有禁军负责护送,官阶高的官员还有一两个随行伺候的仆役在夜色中负责替家主掌灯,官阶低的因为俸禄有限,所以就只能一个人独行。
徐宗文有张三张四掌灯伺候,郭裳还没有辞去侍御史的职位,本来是一个人独行的,徐宗文硬是拉着他一同跟着太傅谢安后面。
沿途的百官见到太傅谢安,一个个识相的赶紧让开中间大道,纷纷行礼,让谢安一行先行,一时间太傅的呼声像波浪一样在大司马门外荡漾开来。
“那人是谁啊?怎么敢跟太傅和大都督同行?”第一眼打量出徐宗文的是太学博士沈弘之。
“是啊!怎么如此面生啊?居然能与太傅同行,不对啊,以前怎么没见过呢?”
“看朝服,还是三品大员噢!”
“陈兄,陛下何时拔擢了这样一个人?你们都听说了吗?”
“不知道啊李兄,我们都未曾见过!”
“奇哉怪哉!”
百官们见到陌生徐宗文这张的面孔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建康宫在建康城正中的位置,御道是建康城的中轴线,大司马门就是这条中轴线上的一个点,也是台城的正门,是通往建康宫的坦途。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