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卫最初成立的时候,是李渊为了加强对大唐重要人物的保护。在大唐还没有打算迁都之前,基本上都是呆在晋阳了。
李建成被安排到明光卫,本意也是让他在安全的前提下,熟知兵马、战事。并且将这个比较重要的军队掌控在李家手中。
可谢华没想到,估计李渊也没想到,李建成竟然并不满足与当一支永远不会上战场打仗的军队的首领,而是谋划着想去外边真真正正的打上几场战。
然而,他可是唐王世子啊!求掌军权,谋取军功,他这是想干嘛?
王珪觉得不妥,特点点了点李渊,委婉的规劝道:“世子雄心壮志,天下罕见。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征战四方,还得大王同意才行。”
不过谢华倒是知道,李渊并不是那种害怕自家儿子掌权的皇帝。
隋末多场大战,统帅大多是他的几个儿子。让他们李家拿下赫赫军功。
不过也因为如此,几个儿子羽翼丰满之后,他这个老爹也难以节制,以至于酿成玄武门之变,他被迫让位当个傀儡太上皇。
谢华思考了下,以另一个角度来规劝道:“开疆扩土,英雄所谓,我当然愿意。不过明光卫新筹建,都是一群新兵,如不经严苛训练,只会是我们给别人送军功。”
李建成听出了他身旁一文一武两名大将暗地里的意思,心里头略略有些失望。
但很快,他又振作起来:“说得对,眼下的确还不是好时机。等我们这一府兵马训练有成,我便向大王请旨,攻伐不臣之宵小!”
王珪心底露出一丝赞赏,成大事者,百折不挠,若是一点点挫折就垂头丧气,哪里算得什么英雄人物!
......
前军府的营地在城东,是一块新设立规整的营地,背靠一小座土坡。距晋阳城外大道仅三四里地。
晚宴后的第二天,李建成叫上谢华,以及其他明光卫前军府的将佐,对成军后一个月出头的军府进行第一次大集训。
初次领兵的李建成对于初次集训十分重视。
营地上设了斧钺,建起旌旗,十分威严。一千两百多名前军府卒排列整齐,绛衣戎服,持矛戟,配刀弩,在各自临时军吏的带领下,分按屯、队、什排列
这里边绝大部分步卒,仅有少量骑兵。
军卒诸队入到场中站定,持矛戟林立,等候李建成诸人。
营地里头立有一个高台,没多久,李建成一行人到来,身为主将的李建成先登台上,作为右果毅都尉的谢华次之。两人均披甲带剑。
随李建成登台的,还有十六七名随从,俱为李渊让人为他精挑细选,用以壮威的虎士。
这些随从大多从过军,历经战阵,人数虽少,然煞气威重。
精铠带刀,厚甲持戟,纠纠雄武,杀气外露,令人侧目,不敢小觑。而被随从们前呼后拥着的李建成,更是平添如山的威仪。
除台上十六七人,台下还有十四五名骑士策马肃立,挟弓带甲,衣袍飞扬,人马如龙。
李建成披挂重甲,佩戴宝剑,在王珪等人的簇拥下,上到台上,笔直地面对台下站定,放眼环顾诸队卫卒,不怒自威。
对比昨日在东宫的宴会上,李建成衣着简单,率性随和,看似毫无威严。
今天他只换上了甲衣,带上了宝剑,又身处在营地杀伐之气重的地方,他的威仪立刻就出来了。
此时上午,阳光明亮,场上诸屯、队的军吏仰望李建成,只觉他铠甲耀眼,在随从精卒的簇卫下,威严十足,令人不敢久视。
有一人往侧面挪动了下脚步,偏头对身边的士卒说道:“听闻新任主将李建成虽是世子,但从未带过兵,初次见面,却前呼后拥,待这么多人,这是想立威么?”
鸦雀无声中,他的声音虽然不算大,但因其位置很靠前,声音一下落入了李建成的耳中。
他猛然想起父亲李渊对他的提点:“恩威并行,士卒畏威感恩,则可如臂指使也。”
当次时机,不正是立威的大好时机吗?李建成沉声喝道:“王珪!”
作为李建成器重的幕僚,初次进行集训,王珪也被叫来了,并且兼任军法官。
他从旁出列,应道:“在。”
“三军列阵而吏士喧哗者,何罪也?”
王珪熟知军法,瞧出了李建成的打算,说道:“军法:喧哗,论斩无须时。”
这一句话,语气虽平和,落到刚才说话的那士卒耳中,不吝于一道惊雷!
在他后悔得肠子都发青的时候。
随从的头领,身高八尺、披双重厚甲的毛成丰按刀前行半步,虎视台下,喝问道:“适才何人喧哗,出列!”
那名说话的人见到这般不同寻常的大阵仗,胆都被吓破了,哪里敢出声回答。
毛成丰连问三次,皆无人应答。便转身请得李建成将令,命台下的两名骑兵随从:“将喧哗之人拿下!”
一千两百多人不少,不过李建成的随从也不少,加之站在高台上,或坐于马上,均是居高临下地观察府兵们的一举一动,早就看清是何人喧哗了。
闻令,那两人当即挺矛驰马,径入府兵阵中,众目睽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