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摩尔曼斯克地区的气候类似,都是纬度高,且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不算很低,但也不高。也有极昼极夜。
所以,可以引进一批冰岛马到拉普兰地区生活。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冰岛马的数量貌似不多。当地最多几千匹,马林最多弄几百匹到拉普兰地区。
而且,冰岛马体格小,比蒙古马都小一点,不大适合耕地。马林打算,大力培育冰岛马,作为拉普人的坐骑。至于耕地,他有更好的选择——牦牛!
前面说过,马林知道青稞很适合圣彼得堡地区种植。同时,青藏高原上的牦牛,也很适合高寒地区养殖。
牦牛特别耐寒,适应雪山这样的严酷气候。而且,特别全能。它能拉犁耕地,还能驮货爬山,被称为“高原之舟”。
而且,牦牛还能提供牛奶、牛肉和皮革等产品,是非常优良的畜种,更是寒冷地区优良的畜种。
虽然牦牛成长期比驯鹿长点,需要4年才能长大,驯鹿只要一年多就能长大,但是,牦牛能长到1000千克,驯鹿只能长到150千克,只有牦牛的七分之一多点。这么一算,还是养牦牛划算。而且,北极狼敢招惹驯鹿,却不敢招惹体型庞大的牦牛。牦牛一般不会主攻攻击,但谁敢招惹它,反击起来,狼是不够看的。
所以,马林决定——引进大量牦牛,作为拉普兰地区的重要畜种。至于驯鹿,也继续养。毕竟,冬天驯鹿拉雪橇也是很方便的。
……
但有个问题,就是如何弄到牦牛?
马林想走海路,但恐怕不大行。为啥?因为牦牛身上的皮毛太厚了,导致其耐寒不耐热。偏偏走海路的话,大部分时间要走热带海域,又湿又热。人类水手可以不穿,直接光膀子。可是,牦牛的皮和毛没法脱掉啊……
要是在热带海域走几个月,马林估计会死掉很多牦牛的。最终能活着到欧洲的不知道有几头……
所以,只能走陆路了……
但是……
陆路不太平啊!
这一路上国家众多,部族纷争不断,属于非常混乱的地区,从古代到现代一直都是。中亚地区吗,从古代开始就是战争不断的。
想走陆路安全地把牦牛带到拉普兰地区,实在太难了!
但不管怎么难,马林都想试试。于是,马林下令招募一千名鞑靼人出身的哥萨克,让他们组队穿越混乱的东欧和中亚地区,去青藏高原上购买一万头牦牛!
不过,考虑到沿途那些国家和游牧民族的部族随便都能拉出几千上万的骑兵,马林这次不打算硬来,而是打算给沿途国家倒手加价的机会。
为此,他打算让这一千鞑靼人哥萨克,护送使节拜访沿途国家,表示愿意高价采购牦牛,暗示他们可以加价。这样,方能保证一路的安全和通畅。
反复推敲后,马林选择了一条合适的路线——西伯利亚汗国——卫拉特蒙古——叶尔羌汗国——青藏高原。
西伯利亚汗国大概和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杜尔伯特部靠近,而卫拉特四部是盟友,不会相互捣乱。然后南边就是1514年才兴起的叶尔羌汗国,它紧挨着青藏高原,直接就能求购牦牛。
这样算起来,牦牛最多过三大势力,加价三次。就算沿途给点买路费,最多翻三四倍的价格,马林还能接受。
此外,马林也没打算全用钱支付,而是打算用烈酒抵充大部分资金。这样,也能减轻不少压力。
而且,沿途三个国家全是蒙古后裔,关系再差,也不至于不来往。且因为同源,语言也可以相通。这里要提一下的是,西域的蒙古人,好像很多都会蒙语和突厥语。甚至,中亚地区突厥语更流行些。像哈萨克语,就属于突厥语系。
当然,他们说什么语言马林不关心,他只关心牦牛能不能安全抵达北极的拉普兰。为此,他愿意付出高代价。至于到了西伯利亚汗国后,最后一段需要经过莫斯科大公国北部地区,这也不是啥问题。
到时候,马林会派兵护送的。而且,走莫斯科大公国北部森林,估计也没什么人烟。要是莫斯科人敢劫道,这就正好给了马林出兵的借口了……
“上帝保佑!希望这次为了牦牛发起的远征一切顺利,能有足够多的牦牛抵达拉普兰!”不虔诚如马林,也不禁开始祈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