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欧皇崛起> 第1779章 处心积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9章 处心积虑(1 / 2)

法国人并不知道,马林之所以有底气去法国大规模开办制桶厂,除了有消耗法国的橡木资源的打算外,还有就是,马林有足够的底气在法国开办制桶厂!

为啥?因为北海国铸币厂可以大规模铸造假的法国德涅尔小银币!马林用镍、铜、铅等金属混合铸造的不含银的“法国德涅尔小银币”,成本可是很低的。

得益于古巴的红土镍矿,马林可以得到开采和冶炼成本比铜低很多的镍金属锭。而用镍和铜,以及平衡密度用的铅加起来,价值都不高,整体比纯粹使用铜成本都要低。

也就是说,马林铸造的镍白铜“法国德涅尔小银币”,成本恐怕连法国自铸的德涅尔银币的十分之一都没有,甚至更低。

但是,马林让北海铸币厂铸造出来的“德涅尔银币”,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让法国人完全辨识不出真假。甚至,因为是机铸币,质量比法国官方铸币厂的人工铸币要好不少。这还是马林故意采用了劣质的模具的原因,要是不故意放水,铸币估计会很精美,吊打法国正版德涅尔银币。

也就是说,马林想要在法国花钱建立制桶厂,并采购木材,所需成本是极低的,只需让北海铸币厂多铸造些假的法国德涅尔小银币就行。

一直到目前为止,马林已经下令铸造了几千万枚镍白铜材质的假的“法国德涅尔小银币”,总价值达到了上百万金币。而铸造成本,却是连法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也就是说,马林铸造这种得到法国市场承认的劣币,可以赚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暴利!要不是产能跟不上,加上镍金属锭的供应受限,马林都想再多铸造更多更多的镍白铜的“德涅尔小银币”。起码,也要完成当初定下的小目标——铸造一个亿的法国假银币!

想想看吧,假设德意志地区平均日工资为2芬尼,和后世100块等值。而法国德涅尔小银币因为含银量低,币值估计要打对折,但也有差不多25元左右的价值。而铸造一亿枚假的“德涅尔银币”相当于铸造了差不多价值二十几亿的货币啊!

拿着这些钱在法国采购木材制造橡木桶,不仅成本低廉,还能卖掉赚钱,既打击了法国的造船潜力,还能获得大量的利润,简直一箭双雕啊!

……

至于在荷兰地区建立制桶厂,采伐当地的橡木资源,倒是没多少利润。因为,没有铸造假币的暴利,制桶厂盈利是很有限的。

但是,因为早就在阿姆斯特丹等地建立家具厂,马林的手下间谍早就打探清楚了——荷兰的橡木资源本来就不多!

和地大物博的法国不同,荷兰地区本就地域狭小,偏偏人口密集。所以,荷兰地区也像华夏中原地区一样,树木被砍伐了很多。虽然不像中原地区很难找到树木那样夸张,但国内森林的面积,和法国是远远不能相比的。

所以,马林不需要投入太大,就能充分消耗掉当地的橡木资源,打击荷兰的造船潜力……

而且,马林分明记得,原本历史上荷兰在“海上马车夫”时期,造船用的橡木和松木,也不是国内的,而是主要从挪威南部和瑞典南部的森林采伐下来的木材。

原本,荷兰其实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航运业的,也没几条商船。最早,荷兰地区主要靠的是佛兰德地区的羊毛纺织业。后来在16世纪中后期,荷兰的航海业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比如,英格兰对荷兰毛纺业的打压!因为英国严格限制英国羊毛出口到佛兰德地区,逼得尼德兰地区毛纺业衰落,当地资本不得不转移投资方向。而利润很高的海上贸易,就成了荷兰人的重要选择。

当然,这缺不了外部条件的支持……

首先,1500年左右,葡萄牙人选择将尼德兰的安特卫普作为印度香料的北海地区的批发中心,大大地刺激了安特卫普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航运业的发展。毕竟,香料的运输也是一门很好的生意!

不但如此,原本称霸北海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的海上贸易的汉萨同盟,还自己作死,和丹麦人进行了多次争霸战争,将自身拖垮。

同时,英国也和汉萨同盟翻脸,剥夺了汉萨商人的特权,并与之竞争……

就这样,在和丹麦的军事冲突和与英格兰的贸易冲突中,曾经的北海霸主汉萨同盟在16世纪渐渐衰落。当然,和汉萨同盟对抗的丹麦也没讨到好处,两家对抗的结果就是同时衰落。而这,恰好便宜了当时刚开始发展海上贸易的荷兰。

或者说,荷兰人后来控制的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的重要贸易路线,压根就是从衰落的汉萨同盟手里夺来的。

当然,还有16世纪青鱼资源从波罗的海地区转移到北海地区荷兰附近的缘故。总之,是多种原因,成就了荷兰航海业的崛起,充满了偶然性。

……

也就是说,不是荷兰人一开始就想要称霸海洋的。而是因为荷兰人曾经的对手们纷纷自己作死,最后便宜了荷兰人。

要是论本身的造船潜力的话,光是橡木资源这一项,荷兰人就不合格!

别说橡木,就是其他木材资源也很稀缺。而木材稀缺的结果,不仅仅是造船受限,甚至连煮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