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欧皇崛起> 第1143章 组建藤牌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3章 组建藤牌兵(1 / 2)

引进灾民的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马林给的钱够多,宁德和连江的走私商哪有不要的道理?所以,两地的地头蛇立即行动起来,去找那些灾民去了。

去年的时候,宁德和连江两地遭受了台风和霜灾,出现了很多灾民,大概总数有七八千人。不过,后来有些灾民投靠了情况不错的亲戚,倒也暂时能过得去。而没有能帮上忙的亲戚的,只能汇聚到县城外面等待官府的救济了。

明朝的救济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朝廷有四大仓制度(预备仓、常平仓、义仓和社仓)。其中,义仓设在州县,专门用于赈灾。正常情况下来说,宁德和连江两个县(这里的宁德是指宁德县,隶属福宁州)光靠义仓放粮,就能解决灾民问题。

可是,偏偏眼下不是正常情况……

为啥?因为刘谨专权,大肆勒索地方官员,导致地方官员不得不大肆敛财,“孝敬”刘谨。要不然,铁定被穿小鞋。

恰恰,宁德县和连江县两个县的知县之前去京城述职,被刘谨敲诈了一大笔“孝敬”的银子。为了填补亏空,两县的知县都不约而同第选择了预支义仓的米,来填补窟窿。

但倒霉的是,去年两地都发生了天灾,两个知县都有些傻眼……

连江县还好一点,因为紧靠省城福州,加上连江知县陶永文和省城大佬关系不错,从福州常平仓借了些米,总算把大势稳定了下来。但是,因为之前亏空有点大,还是有几百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有些粥棚放的粥,已经稀得看不见米了。

而宁德县就比较惨了,宁德知县王奉没有门路,借不到粮食,只能强撑着了。因为缺米,宁德县义仓几乎没什么米粮了。粥棚放的粥,基本都类似清水了。为了筹集米粮,王奉把自家俸禄都拿出来买米补贴了,可还是不够。

另外,眼看这一任知县就要结束任期,王奉绝不希望出现什么波折。所以,他决定,隐瞒事实,谎报灾情,避免政绩上留下污点,影响任期结束后的新差使。为此,他用强硬手段,下令那些灾民的亲戚帮忙救助那些灾民。可是,仍有两千几百灾民没有能接收的亲戚,流落在县城外的灾民棚户里。

所以,宁德和连江两地的走私商,直接晚上派人去城外的灾民棚户区动员就可以了。

当听说移民东番岛可以吃上饱饭,没事还能吃点鱼和鹿肉后,很多灾民光是听这话,就止不住流口水了。然后,不费事,这些灾民就乖乖地跟着上船出海了……

而马林的舰队,也来到了宁德和连江附近的海面上,等着走私商的渔船的到来……

双方的交易就在海面上,马林的人点完人数(主要是壮丁)后,就按人数付钱,钱货两清。而当这些灾民被运到海上的时候,很多人饿得都爬不上大船了。还是马林安排手下士兵去搀扶,才把那些灾民带上船。

但上了船之后,接着火光看见船上全是金发碧眼的“番鬼”后,这些灾民都吓了一大跳。有些人看到长相奇特的马林等人,吓得尿都出来了。毕竟,大半夜的,看见一群长相怪异的洋鬼子,谁都害怕。

不过,这不是问题,马林直接让人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烤红薯递过去,很快打消了他们的戒心。烤红薯的香甜,很快让灾民们忘记了恐惧,开始大吃起来。可烤红薯吃急了很容易噎着。所以,船上的灾民很多人因为吃得急,噎得直翻白眼。好在马林也预料到如此,准备了大桶的凉开水,喂灾民喝下,倒是没出现噎死人的情况。

……

马林的战舰很大,10艘500吨级的战舰,一趟就把三千多灾民都给装上了。然后,到了天亮时分,舰队就回返淡水港了。

第二天白天,宁德和连江两个县城的衙役打开城门来到灾民棚户区时,愕然第发现——灾民都不见了……

衙役们大惊失色,连忙向两位知县汇报。两名知县也大吃一惊,连忙派人调查。很快,就有消息传来——这些灾民可能乘船出海去东番岛谋生去了……

这个消息是马林故意让那些走私商放出来的,毕竟,马林以后要和明朝打交道。这次弄走这些灾民,以后肯定会被人知道。所以,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先放点消息出来。

两名知县的心情都很复杂,陶永文作为连江知县,对于损失几百名百姓,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因为,人口减少,代表他这个县令无能。但同时,他内心也有些窃喜——总算甩掉了这些包袱……

而宁德知县王奉则是惊喜了,他年底就要离任,此时最怕灾民的问题曝光,特别怕灾民死人或者闹事。因此,当听说这些灾民离开宁德去东番岛后,大大地松了口气。

虽然损失了两千几百个老百姓,可那都是灾民,是不稳定因素。在这换届……阿不是升迁的紧要关头,能有人把灾民弄走而不惹出事情,他是求之不得……

就这样,在两名知县的默许下,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而马林,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人口……

……

回到台岛后,马林把人口分了分——他分了一千人去基隆,开垦基隆湾附近的土地。这样,孔泰和他手下的士兵和工匠,就能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脱身。之前,因为劳动力不足,孔泰和他的手下士兵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