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孕像,已经显怀,少说四五个月,也就是这张氏最少和大老爷厮混了五六个月,可见是一直养在外面的,这年头外室比妾室更加上不得台面,让人不齿。
第三嘛,她不厚道的笑了,在原主的记忆中大老爷年前出去公办,过完年才回来,现在是农历四月,那这孩子,怎么算也不应该是大老爷的。
曾母不禁捂住了嘴巴,一副真相了的表情。
张氏听了她的话,彻底慌了,哪里还顾得上和二人扯吧,灰溜溜的跑进大牢,连牢头喊她登记都没有听到。
吕氏眨巴着眼睛,一脸疑问的望向曾母,这话是啥意思?是她想的那意思吗?
曾母可没有给吕氏解惑的心情,曾月适时的打了个哈欠,懒懒的靠在曾母的身上,”娘,我困了!”
曾母取下她背的篓子,放在自己的大背篓里,将她抱在怀里,还不忘裹上斗篷,拍拍她的后背,“困了就睡一会儿,娘在呢!”
曾母歉意的对吕氏笑笑,带着曾月回到牢房。
曾月窝在曾母的怀里,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里她在王府出生,本以为是妥妥的王府千金,却不想是个庶子所生。
他爹作为庶出的儿子,并没有人悉心指导,成日里除了撩猫逗狗,就是插科打诨,空有一副好皮囊,到了娶亲的年龄,老王妃作为嫡母,千挑万选的帮他选了落魄举人李家的女儿李云为妻。
李云是家中独女,尽得父母宠爱,却家中清贫,没甚助力。
所以他们一房根本不受王府待见,就连分的院子也是府中最偏的,紧挨着公中的灶房。
每月除了公中固定的配给外,唯一的进项就是曾母拿些自己绣的帕子出去卖,贴补家用,即便是这样一家人依然过得捉襟见肘。
病了也没钱抓药,结果一家人都病倒了,除了曾大哥和曾小弟。
三人卧病在床,曾大哥怕屋里冷,就去公中的大灶房要了些木炭,给三人点上炭盆,谁知三人却因此一氧化碳中毒,一命呜呼……
原来这就是原主的记忆。
好在平日里兄友弟恭,母慈子孝,除了她爹有些不靠谱,母亲有些软弱,曾大哥有些中二外,还都不错。
曾月睁开眼睛,见到曾母满脸泪痕,”娘,你怎么了!”
她伸出小手,帮曾母擦拭眼泪。
“你个死妮子,吓死我了,怎么叫你都不醒!还以为,还以为……”
“娘,你别总死了活了的,举头三尺有神明,被他老人家听到了就不好了,我就做了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然后附在曾母的耳边,小声耳语道:“娘,我也有原主记忆了!”
曾母高兴的点点头,这下好了,不用提心吊胆的怕穿帮,至少认人了,不用两眼一抹黑,啥啥不知道,谁谁不认识。
“嘿嘿,现在就咱爹……”后面的话她没说出来,但是娘俩都懂。
“收拾收拾准备出发!”官差的话打断了正在温馨的俩人。
见昨天还得意洋洋的那些人,一个个的跟霜打的茄子般,蔫头蔫脑的往前走。
曾月好奇的问她娘,在她睡觉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曾母搂着小小的人,本不想说,不想让她这么早就见识到人性的丑恶,可是经曾月提醒才反应过来,这副8岁的皮囊下装的可是一个26岁的灵魂,有什么是她没见识过的,不能够,于是小声的跟她咬起了耳朵。
原来二爷家的吕氏终于被她大哥劝了回来,临走还给她塞了500俩银票和几个银锭子,谁知刚进大牢就被搜了去,还趁机被占了便宜,一时羞愤难当就要寻死,牢头为了息事宁人还了一个银锭子给她,却不想刚回牢房,那唯一的一锭银子又被二老爷的小妾抢了去,献宝似的给了老王妃。
老王妃连眼皮都没抬,就收进了怀里,末了还不忘说了句:“老二家的孝敬我收到了,虽然少些,但聊胜于无!”
接着回来的无一例外,都被搜刮一番,不过曾母除外,一是牢头没看上她这三瓜俩枣,五个破篓子,三套粗布衣裳,三双布鞋,还有点针头线脑,几个馒头,五个水囊,一个锅,五双筷子。
别问别的东西去哪儿了,被曾月收到空间里了呗。
“嘿嘿,那牢头啥都没搜到,没跟你急眼呀!”
“急啥眼,咱走的时候不是给他塞银子了嘛,虽然不多,可是跟咱置办的这些东西比,可就不少了,再说,整个京城谁不知道你爸,不,你爹啥德行。”
“嘿嘿嘿,还真是这个理儿。那个啥,那老太婆也没来闹?”
“闹了,怕吵到你,昨天给她俩馒头,结果今天又来要,还伸手往你身上拍,我一时没忍住,就拿昨日店小二送的缝衣针扎了她两下,没看她还在那哎呦哎呦的喊嘛!”
曾月斜睨了一眼,果然看到孙姨娘一瘸一拐的哎呦哎呦叫个不停,心中这个乐,不禁对曾母竖起大拇指。
曾母傲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