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其他类型>我力能扛鼎> 第 1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6 章(1 / 3)

二殿下带着人走后,福丫就一脸泪地奔了出来:“小姐你有没有事?有坏人挟持我,捂着我嘴不让我说话……”

她自己也衣发不整的,却只顾抓着唐荼荼上看下看,眼泪止不住。

先头福丫喊的那声“小姐”,就是在报信了,只是唐荼荼没迷瞪过来。可转念一想,她迷瞪过来也没用,那十几个神出鬼没的影卫能耐大,抓她不比抓只小鸡崽难。

“没事没事,我好好的。”唐荼荼轻轻拍拍她后背,安抚道:“人都走啦,快回屋睡觉吧。”

院里来了这么些人,南面房的唐珠珠连着她三个丫鬟却都睡得瓷实,眼下听到她们主仆俩在院里说话,南头耳房住着的丫鬟芳草,才睡眼惺忪地开门望过来。

“二小姐,怎么了?”

这一群睡鬼。

唐荼荼哭笑不得:“太热了,我出来乘凉,睡你觉去吧。”

芳草“噢”一声,又睡眼惺忪地回去睡了。

次日,唐荼荼起了个大早,几乎是天光刚亮的时候,就猫着腰钻上了哥哥的马车。

唐厚孜几乎一宿没睡,半夜翻开律法,把科场舞弊相关的全拎出来读了好几遍,心里七上八下没个成算,熬了一宿,眼底青黑一圈。

看见妹妹上了马车,他勉力笑着叫了声“荼荼”,挪开腿,给她留出坐的地儿。

岳峙书院在南头的靖安坊,离唐府不远,往常出了门,马车沿着大道向南直走,穿过一座坊,一炷香的工夫就到书院了。

近些时为筹备太后寿辰,这条大道上架起了一座座花楼,各个高两三丈。楼基还没打稳,官府怕出事,便设起了拒马,人车都得绕道而行。

唐厚孜怕误了上学的时辰,总是要早早出门的,今日却尤其得早,让书童驾着车走了一条人最少的路,径直朝着京兆府去了。

京兆府,天子脚下第一府,这座占了半座坊的大府衙,直直矗立在京城的中轴线上,与都察院比肩而邻。

这两个衙门都是天子明耳目、肃风纪的官署,都察院管的是纠劾百官,京兆府却是给百姓办事的衙门,田宅户口、杂徭市肆、礼乐学校、追赃缉盗……但凡京城百姓的事儿,都能管得了。

乡试泄题是大事,他们两个小孩也不托大,没朝着府门去,反倒绕去了京兆府南面的一条小巷。

府衙方圆一里内,总共设有十二个铜匦,都设在僻静小巷中。

这铜匦,是一个铜铸的大匣子,铜匣镶死在墙上,匣门也成天锁着,只在上头留一道指宽的细缝,像后世的举报箱。最早是武周时的女帝所创,可以言政得失,不论是伸冤、告密、陈事、揭发检举、自荐求官,但凡百姓所求,都可以写在信中,放进铜匦里。

因为是个死匣,只能往里放,谁也取不出来。只有每日正午时,京兆府的衙役队会拿着钥匙来开匣收捡信件,当着百姓面儿清点信件数目,一封不能少地呈到衙门去。

无论什么人揭发什么事儿,五日内,京兆府必须查得水落石出,张榜布告。五日内不张榜的,揭发人就能去大理寺告京兆府尹徇私,甚至能直接越过府尹状告官吏,直呈天听。

唐荼荼头回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的时候,就暗暗记住了。

盛世年代,铜匦用的人不多,厚沉的顶盖上蒙了薄薄一层灰。

唐荼荼拿出岳无忌写的揭发信,要往铜匦里放时,忽然被哥哥捉住了小臂。

“怎么了?”她奇怪。

想是这半月都无人陈事,半月前公榜的告示还贴在墙上,判的是一户地主私占村民沃田的小案,地主全家八口“斩立决”,判了个连坐罪。大红的判印盖在上头,浓重似血。

治世需用重典,盛朝律法严苛不是假的。

那鲜红的“斩立决”三个字灼得人眼疼,唐厚孜死死盯着,一时挪不开眼。叫他辗转反侧了一整晚的心事,终于在此时涌上来,全堵到了嗓子口。

他捉着唐荼荼的手有点抖,低声道:“荼荼,我们不告了,行吗?”

“嗯?”唐荼荼愣住:“为什么?”

唐厚孜不敢看妹妹的表情:“都是有家有口的老先生,但凡彻查,必定要连累家族子孙,学台那么多老先生,家里那么多人……”

他对上妹妹清凌凌的目光,愧疚地低下了头,恨恨一拳砸到掌心:“荼荼,我可真没用!他们明明是罪有应得,可我、可我……”

“你怕他们也被判个斩立决?”

唐厚孜不作声,虚虚攥着拳,被妹妹盯着的感觉居然比被夫子盯着更让人着慌,他不敢抬眼,紧张得从脖子到脸都红了。

唐荼荼定定看了他一会儿,轻吁一口气。

她想,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心慈手软,都不是什么好习惯。

可少年能心怀仁善,已是难得。

在她上辈子短短的二十多年里,末世逼她飞快成长,同样也催逼着所有的少年人。在那闭眼是炮火,睁眼是刀枪的几年里,她见过十几岁就奸猾的、世故的、行骗老道、嫖|娼熟练的少年人,却极少看到这样的良善。

少年薄薄的胸腔不过一掌厚,里边藏着的是一颗仁慈善良的心。

唐荼荼扬起嘴角,在唐厚孜的目光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