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上虞祝家庄在会稽郡上虞也是一方商户大族,虽不是官宦世家,但每年缴纳岁银极多,自然也是得朝廷重视,因此王卓然自然也有耳闻:“你是上虞祝家庄的人?”
祝英台应下:“对,我们都是。”
被坏了事,让王卓然也记恨上了祝英台,咬牙切齿的说:“好啊,好一个祝英台,好样的。”
他这表情可不是会就此放过他们二人的样子,他甩袖离去,陈夫子也急忙跟在他身后离开了,这堂课也就就此作罢了。
徽音和马文才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马文才笑了一下:“他还真是又躲过了一次祸事,不过还真是一出好戏。”
徽音接话:“就不知道祝英台说的结为义故是真,还是是假。我朝法礼,异姓结义可是要经过家族宗法大会认可才行的。”
马文才收拾东西的动作停顿了一下:“他难不成还敢虚报结义?这可是会连累自己家族……”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只能说这两人干了什么事,他都不觉得意外,不先仔细考虑后果,口出祸言,总有一天,当祝家都无法兜住时,他们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说什么就来什么,第二日清晨,告示栏上就张贴了王卓然所写的公告:查,上虞学子祝英台,未经宗族大会认可,私结异姓金兰,士族与庶族杂处,破坏门阀制度,有违我朝礼俗,品状评为下下品。
马文才和徽音在人群前看完了公告,就准备离开,这公告一出,祝英台要想在仕途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扒开人群,梁山伯沉默着将这张公告撕下:“他这样对你不公平,我去找他理论。”
说完,梁山伯就拿着那张告示去找王卓然了,剩下学子一看有乐子可看,就跟在他身后准备去围观。
马文才转头看向徽音,见她颔首,便也和她一起去了。
梁山伯一进门,就将告示拍放在桌上:“王大人品评不公,请大人收回成命。”
陈夫子在一旁指责梁山伯:“梁山伯,你敢忤逆犯上吗?”
梁山伯否认,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不是忤逆,只是说道理,敢问大人,英台哪里败坏了礼俗了?”
王卓然听他这一问,心里已定:“就是因为跟你结义,才败坏了士族礼俗。”
梁山伯依旧不懂,想来是和法礼相关的,他了解不深:“那学生就更不懂了,山伯品状排名第一,可是大人你亲自评定的,英台与品状第一的人结交,怎么会是败坏礼俗呢?难道要跟乱臣贼子结交,才能被品为上上品,不败坏礼俗吗?”
徽音心里倒吸一口气,她这次想跟来看,就是想看面对法礼既定的事实,梁山伯是否还能如之前一样安然无事。
梁山伯的话,显然是不讲理,也带上了个人情绪,此时只需要回他一个法礼规定即可,可显然王卓然被他指桑骂槐的“乱臣贼子”气昏了头:“梁山伯,你,你强词夺理。”
梁山伯再次显露他的固执己见:“强词夺不了理,大人不回答是因为大人没理。”
王卓然气性上头,话也被带偏了:“好啊,梁山伯,朝廷礼俗,世人眼光,你都不屑一顾了吗?”
梁山伯对他说的满不在乎:“山伯不在乎世人礼俗,只在乎公平眼光。这眼光,大人您有吗?”
徽音默默想着,那些说她五兄王徽之“狂”的人,真该来见见梁山伯,这才是傲睨一切于不顾,只在乎自己的想法,从来不思考后果、影响的狂。
王卓然不明白的是,原本这事他针对的是祝英台,和他梁山伯有什么关系:“我评的是祝英台,关你何事啊?”
梁山伯走到祝英台身旁,并肩而立:“英台与山伯义结金兰,情同手足,手足有难,山伯岂能坐视不管?”
王卓然找回了一点理智,先抑后扬到:“梁山伯,我要赶你出书院的时候,你倒沉得住气,现在祝英台遭殃了,你倒急了?果然你们是兄弟情深哪,你们称兄道弟的叫得这么亲热,有谁承认过?”
梁山伯仰着头注视王卓然:“朋友相交,发乎自心,英台与山伯结为兄弟,不用谁承认,谁又能替我们不承认呢?”
梁山伯到现在还没弄明白的一个点是,他和祝英台只是好友是不会有人说什么的,但是结为义兄弟和交好友是不同的,结义是要上族谱,以后他出门在外,挂的也是上虞祝家的名号,而像上虞祝家这样的商户大族,和庶族结交,它本来所在的士族层级也会下跌,还会受其它士族轻视。
王卓然冷哼一声:“社会礼俗不承认,祝家的长辈不承认,我王卓然品状考评不承认。”
祝英台对得到下下品的品评满不在乎:“我又不想做官,品状高低影响不了我。你想怎么评,悉听尊便。”
王卓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一气之下,将手中折扇丢掷在梁山伯身上。
梁山伯摸了摸被砸中的额角:“大人此举未免有失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