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东施只知西施美,而不知西施因何而美。就如同沛公知黄帝有二妻,却不知黄帝为何有二妻”
“嫫母貌丑而有德,善驱邪,能造镜,有大功于天下。嫘祖则善蚕桑,以丝绸而盖天下,此二祖皆非以容貌为后,而是有大功于天下也,黄帝娶之,也因之成就人皇之帝业。”
“沛公若是想有二妻,可也。若是仅以容貌为凭,则忘了褒姒,妲己之祸乎?”
刘邦闻此言,如晴天霹雳,酒醒大半,向张良拱手道“先生良言,刘季铭记在心!”
于是刘邦授张良为厩将,跟随左右,如萧何之故。
——————
这一段剧情便是刘旭写的刘邦
和三国演义里面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不同,正史中关于刘邦如何收服张良的故事却不多。
统观所有的史料,都只是说刘邦在兵败之后去投靠景驹,结果半路上遇见了同样带着100多人去投靠的张良,结果仅仅一天,张良就成了刘邦的属臣了。
这段剧情初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当时张良手里面只有100多人,而刘邦还有数千军队,人多吞并人少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张良但凡是个普通人,或者当时是个普通人,都不会有什么令人感到疑惑的地方。
可问题是这个时候的张良不是普通人呀,他是那个在博浪沙惊天一击,误中副车的史诗级刺客,是所有游侠的心中偶像,就相当于那个时代的顶流。
张良就算想要投靠,那最少也要投靠有个上万兵力,同时还已经自称为王的景驹这样的人。
而那个时候的刘邦,虽然有一些人马,还打了不少胜仗。
但相遇时候的刘邦,老家被人偷了,许多将士的亲人也被捉了,好不容易攒下的本钱也基本上全都没了,就剩下一两千的残兵败将,完全就是一副丧家之犬的模样。
刘邦和张良之间的差距就好像孔连顺和金喜善之间的差距,除非张良是重生过来的,否则没有任何人会相信这个时候的刘邦未来会成为统一天下的皇帝,否则张良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的给刘邦当下属呢?
当然历史就是这样的,所以刘邦和张良相见的这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刘邦到底是表现出了哪些特点让张良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认定这位已经50多岁的沛公是位明主。
这一直都是史学界非常好奇的问题,奈何没有史料可以支撑,于是就只能全凭想象了。
刘旭本人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认为张良肯定是看到了刘邦在个人性格特征上的一些优点,比如豪爽,厚脸皮等等,于是刘旭就设计了送酒这个剧情。
但仅仅有性格优点还不够,双方还要形成利益上的共同体才行,所以刘旭就设计了刘邦允诺要陪着张良一同兴复韩国。
以刘邦的厚脸皮,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许下什么诺言都是非常正常,更不会担心能不能兑换诺言。
而且退一万步来讲,刘邦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够当皇帝,当时仅仅只有两三千人的刘邦,能够成为韩国的上卿,那就是极为不错的前途了。
所以刘旭编的这段剧情在逻辑上是没啥问题的,好不好看就由各位读者说了算。
至于刘旭后面改了大风歌,有读者会觉得很不舒服,这以后是不是就看不到正版的大风歌了呢?
其实不然,根据史料显示,大风歌还真就是一首歌,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词,固定了曲调和韵脚,诗人们可以往里面填词。
大风歌也是如此,只不过大风歌就连
根据各种各样零星的史料,发现过三首秦汉时期的大风歌,开头都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后面的填词却各不相同,而刘邦的这首却是最知名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就像所有朋友聚餐都喜欢到ktv里面嚎一嗓子一样,在秦汉之时,朋友聚餐都喜欢自己创作一首大风歌,念一首大风起兮云飞扬,这也是为什么刘邦会在回沛县的时候创作那首最著名的大风歌。
但其实在此之前,刘邦本人肯定也是创作过许多不同的大风歌的,只是词语的境界远远不如那最后一首来的悲凉壮阔,也就没有流传下来。
事实上刘邦本人几乎没有任何文字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秦汉时期的人,也几乎都没有文字作品流传,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就在这一段的最后,刘旭还设计了一个刘邦借酒发疯,而张良以东施效颦为例来劝说刘邦不要急着玩女人的故事,也算是刘旭给张良又稳固一下人设了,同时丰富一下剧情。
这整段文字基本上都是刘旭的个人创作,三国里面罗贯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个人创作,创造的好不好,由各位读者来判断,但刘旭没想到的是,这最后一段东施效颦的剧情,却又引发了一场极为无语的大型风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