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武侠修真>美洲日不落> 第四百四十九章 日本军工的过往与坍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九章 日本军工的过往与坍塌(1 / 4)

大阪海航,一座历史不是很长的军民两用造船厂,整个造船厂的历史,也才堪堪二十年出头。

但就是这么一家在历史短,技术积累慢的造船厂,却硬生生搞出了日本第一艘汉制标准的巡洋舰,第一艘铁甲舰。

而现在,甚至如果去五号船台,你甚至还可以看到一艘还在建造船体的重巡洋舰。

如果要追溯整个大阪海航造船厂,其实就要从当初日本早期的江户造船厂说起。

最初的日本,实际是有军用造船厂的,尤其是和汉国接触后,也曾造过千吨级的风帆战舰,甚至在铁甲舰时代来临前,当时的日本造船技术,甚至已经可以勉强造出三千吨级的一级风帆战舰。

甚至当时日本海军司令三岛纪夫还曾说过:

“日本海军的未来在于造船业,早晚有一天我们可以和汉国海军平起平坐!!”

是的,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完全成为大汉的附属国,还处于屈服的状态,当时的日本人甚至还曾天真的幻想过成为一个和汉国比肩的强大国家。

甚至当时还处于幕府时代的日本当局,还曾用心搞出了一个二十年工业投资计划,计划在未来二十年代,拿出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补贴给包括造船,钢铁,铁路在内的数十家重要的工业企业。

只不过时代的玩笑总是在不经意间对日本人露出锋利的獠牙,就在日本的那艘一级风帆战舰正式打算建造的时候,大汉第一艘铁甲舰下水了。

当女娲号的消息从汉国传来的时候,日本造船业再次面临了一個巨大的问题,那就是继续造已经没有什么用的木制风帆船,还是加大投资跟随汉国搞铁甲舰??

最后的结果是江户造船厂的股东不干了,他们无法容忍投入这么多钱,却换不来一点回报。

最后的结果就是江户造船解体了,只不过解体归解体,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保留了下来,这个部分,就是如今大阪海航的前身,大阪造船。

之所以后来改名成海航,而不是沿用造船厂这个一看就懂的名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日本造船业,如果单纯只靠造船,实际是很难养活自己的。

所以当时的日本造船业,是掀起过一阵海运浪潮的,而已经更名为大坂海航的大阪造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经过小二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大阪海航,已经基本拿下了整个日本航运业务中的四成,甚至就连就近朝鲜王国的海运业务都抢到了不少。

依靠海运业务带来的巨额资金,再加上日本王国当局大力的支持,整个日本海航于十年前重启了当年未曾完成的军工计划。

而这次有过一次惨痛失败经验的大阪海航管理层,在这次的研发建造过程中,没有一味的追求建造所谓的“战列舰”“重巡洋舰”。

而是很聪明的选择购买一艘汉国已经退役的铁甲舰,开始了铁甲舰的研制工作,而非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一上来就要造巡洋舰的架势。

在经过长达三年的研究,通过一步一个脚印这种“测绘研究”的迹象方法,硬生生搞出了全日本第一艘铁甲舰“富士号”。

而在完成富士号之后,整个大阪海航又立马投入到了对后续舰型的研制工作。

在随后的几年内,又先后完成了扫雷舰,驱逐舰,轻巡洋舰的建造工作,研发建造的速度,基本处于一年一个台阶的状态。

这背后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日本工业的整体进步。

众所周知,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其实在全世界都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他的纺织业和配套轻工业,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这背后固然有汉国转移工业产能的部分原因,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这代号称“黄金时代”“家庆之虎”的日本人,确实肯吃苦。

就拿去汉国留学的日本人举例,往往他们的成绩虽然因为基础素质的原因,很难达到一流的水平,但是基本处于二流,三流的水平。

如果只是几个人也就算了,问题是日本每年的公费留学生名额是九百人,个别年份还曾过千。

这么多年累计下来,光是留学生就超过两万五千人,还不算自己本国内部培养的人才。

就算因为实力差距,培养出的人才也很难接触到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和工业,从而提高自身的眼界和能力水平。

但是不要忘了,很多行业其实不需要这么高的眼界水平的,尤其是日本从汉国获得的纺织业,虽然在原材料上还受制于大汉,但整体棉纱纺织制造方面,其实在如今的世界上,仅次于大英帝国,甚至比西罗马的排名还要高。

而纺织业是第一次工业化的核心产业,是真正意义上弱国崛起的火力推动器。

在依靠纺织业的崛起后,日本其他工业,借助纺织业提供的庞大资金,迅速的完成了原始积累,慢慢的带领日本,走进了工业国的殿堂。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工业化,其实也是跛脚的,最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