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的铺设,并在三个多月之后完成。
到了这时候,就该正式停止一期工程的运转,将微型聚变反应堆移植到人类一号基地维生区之中来了。
一期工程维生区之中,赵长星神色凝重的关停了微型聚变反应堆,片刻之后,发电机停止运转,整个一期工程所有房间,照明系统,水,空气循环系统,温控系统等等,同时停止了工作,整个一期工程所有建筑立刻变得一片漆黑。
温度开始迅速下降,最多在20个小时之内,房间之内的温度就将与外界一样。
那是连气体都可以冻成固体的极寒温度。
赵长星穿着宇航服,开始用各种工具将这个大家伙一点一点的拆解开来,并小心翼翼的为其加上防护,防止转运过程之中受到损坏。
如果它哪儿坏掉了,那麻烦就大了。
红旗号太空车为了这次转运,已经被临时改装成了拖车,就在外边等着。
在塞德娜星极低的重力之下,赵长星如同大力士一般,轻而易举的搬起了重达数百公斤重的反应堆部件,将其固定在了拖车之上。如是往返几次,才开着太空车,将它们运到了新的地点。
又小心翼翼的将其组装起来,自检之后,赵长星凝重的按下了启动键。
伴随着一阵颤动——原本应该有声音的,但维生区之中是真空状态,所以声音无法传递过来——显示屏幕之上出现了启动成功的提示。
在微型聚变反应堆所提供的能源之下,大型发电机开始了运转。维生区之中的照明灯立刻亮起。有了电力,其余的空气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温控系统等也开始了运转。
赵长星离开这里,走到了无土栽培车间之中。此刻,这个硕大的,空荡荡的房间之中一片光明。
看了看仪表读数,赵长星直接将宇航服脱了下来。微冷的空气扑面而来,瞬间将他环绕。
现在温度暂时还有点低,但很快就会提升上来。
“终于不用穿着这玩意儿干活了。”
赵长星感慨了一句。
接下来的日子,在他日复一日的忙碌之下,那一堆堆杂乱的建材在他手中渐渐变成了一个个隔断,一排排架子,一个个照明灯,一个个监控仪,又或者各种复杂精密的机械。
耗费了将近半年时间,面积高达600平米,无土栽培车间的大豆种植区首先完工。
与一期工程不同,这里的无土栽培车间自动化程度极高。从播种到收获,以及中间的培育,营养液的供应和自动调整等,几乎全程无需人力干预。需要人工做的事情,差不多也就只有日常的监控,偶尔出现意外之后的维修,以及对于一些数据的操控和调整罢了。
此刻,大豆种植车间之中,屋顶是一排排的日光灯,地板上则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架子,不同的架子之间全部由营养液输送管道连接,数十台机器人在架子与架子之间穿梭,在小希的操控之下进行着前期的基质调整工作。在它们身后,另一些机器人则将种子播种了上去。
三个月之后,第一批大豆就可以收获了。
满意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劳动成果,赵长星关闭了大豆车间的封闭门,来到了水稻车间。
这里还有一些工作需要收尾,估计再有十几天时间,面积有300平米,年产大米三吨的水稻车间,也就可以投入运转了。
而现在,距离赵长星来到塞德娜星,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五年时间。孩子们此刻已经四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