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命运总是无形之中扭转了预定的路线。小美在这份工作中,被之前从未涉足过的设计领域深深吸引,本来又有考研的计划,于是在攒了一些积蓄后,辞掉工作,回到母校附近备考。
重新启用微博就在那一年。
对于小美而言,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除了数学要努力提高,对于如何备考她是可以轻松得到学姐们的指点和经验的。然而,当时的小美心里总是想,既然有了喜欢的行业,为什么不能通过跨专业考研,来实现理想呢?
在租来的房间置办好生活所需后,无线网络也安装妥当。小美开始在网站搜索这种跨专业的可能性,也在对比两种选择对她而言的把握性。
百度、谷歌、各种考研论坛和贴吧,小美仔细浏览学长们的发言和评论。她渐渐了解到,设计类的专业一般考试科目除了政治英语两门通考科目,另外两门专业课,一科为理论,一科为手绘。一部分院校对于本科专业是有要求的,也有允许跨专业考试的院校。
这有点难到小美了。她自己是有一些素描基础的,可是如果和美术生同台竞技,那简直是自我羞辱了。
道阻且难,难于上青天;
痴人说梦,梦想化成烟。
——小美
眼看着心里才长起来的小嫩苗被掐断,小美心里烦闷,登录了豆瓣的账号,想在八卦和奇闻逸事里调整心情。
也许早一点登录,那篇帖子还没有写出来,如果晚一点登录,那篇帖子已经被其他内容挤到下一页。可偏偏就被小美看到了。
那是一位化学专业跨考设计成功的经验帖。小美拜读后,惊喜地发现,不仅无需本科同专业,学校的水平还很高,学风开放,不拘一格,很多跨专业的考生都考了进来,把设计和本科专业结合,在新的方向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果。
小美私信了那位豆友,很快得到了他的扣扣号码。
滴滴滴滴~
扣扣提示音响起,小美惊喜地添加好友成功。
“你好,我是豆瓣上加你的网友。你能加我我可太开心啦!”
“你好,叫我小松吧!有问题可以联系我。”
通过小松,小美得到了更多上一届考生的联系方式,以及他们经常讨论的论坛,从那里她逐渐确定了自己考取的可能性。
英语政治自然是不必说,理论的专业课历年来的总结足矣,会发生变化的就是时事部分,占比并不高。另一门设计手绘,院校附近有学长开班授课,而且学院看中设计思维,而非绘图技法,所以零经验的小美计划先在附近报班学习基础,然后到院校当地报班完善和强化。
这当然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以及,制定好计划后,必须每个时间段都完成目标,一步都不能落下。
对于设计领域的时事部分,小美想到,出题的是院校老师,那么他们关注的热点就很可能成为考题的来源。
千里之外,怎么了解他们在关注什么呢?
小美脑海里点亮一颗星:微博啊!
她进入院校网站,搜索到了导师的姓名,逐一在微博上搜索。
一开始她还担心,导师万一不使用真名,那可怎么办呢?
没想到她是多虑的。
首先关注了大学和学院的微博。
在学院的微博下,小美仔细浏览每条消息,尤其是内容里@用户的部分,以及学院关注的用户。几番下来,很多教授就像拖出萝卜带出泥,一根藤上七个瓜似的,都被她找到了。
她专门把这些账号放在一个关注分组里,命名为“design teachers”,而后觉得,嗯,看起来有点长啊,于是取首字母DT。
几天后,小美经过观察感受到,这些老师的账号并不常常更新,反而之前关注的七七八八的账号,每天要发很多条,占据了大部分版面。于是,除了保留熟人和互相关注的账号,其他的账号小美统统取关。
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已经关注了小帅的微博,他当时最近一条发的内容似乎也是很久之前了。
已经沉眠的账号小帅。
小美其实不知道该回复什么。
距离上一次见面究竟是几年前,她都记不清了。距离上一次聊天有多久,她也记不清了。
小美打开微信,这只手机恐怕都没有打开过小帅的对话框吧。
真是陌生的好友了。他怎么突然想起在微博联系自己了?小美心里纳闷。
小美放大小帅的微信头像,那是一张坐在书房的照片。小帅坐在窗前的小沙发上,背后是书柜,书柜里摆放着成套的书籍。小帅手里是一本翻开的书,他正侧着头微笑看向镜头。
头像里的小帅看起来,比她印象里中胖了一些,比起略显青涩、刚步入社会的样子更加成熟自信,看上去有一种“过得很好”的满足感。
小美记得他毕业后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