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耕耘贞观> 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征的建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征的建议(1 / 3)

就在李泰与李靖两人携手有序整顿新占领的鄯州时,李靖基本以每五天向朝廷发送一次公文的频率向朝廷报告鄯州的情况。

而李泰发送的时间长了一点,差不多是每半个月发送一次,让朝廷了解情况。

不过,占领吐谷浑的土地,到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怕有着李靖摧枯拉朽的解决吐谷浑的军队,降服了吐谷浑的新王,李泰更以尽可能提升当地生产力的方式,让吐谷浑人接受统治。

但也差不多前前后后忙了三个月,才让吐谷浑的百姓安稳下来。

而等到秋天春小麦秋收,收割一波粮食后,当地百姓就应该彻底稳定了。

毕竟说到底,在华夏古代周边这么一圈的地方,哪怕胡人都恨不得去当华夏的狗。

现在甚至有机会做人了,只要是在吃饱饭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巴不得如此。

说到底,从古至今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到底是少数。

吐谷浑本身也算是在东亚这怪物房混不下去了,从幽州一路迁徙到了青海这边,也非常的容易接受华夏文明,只不过从北燕一路驱赶到此地跟着羌族混合,渐渐形成了吐谷浑。

所以,基本上三个月时间过去,他们切身体会到李泰本身便是代表了生产力。

再加上汉文化对这些少数民族天生的向心力,他们很快便被安抚下来。

其中促进双方友好交流的最发达产业居然是春楼,因为当地妇人没想到这是个职业!

李泰表示这绝对是当地的百姓没有接受教化,不知道礼义廉耻,跟自己可没半点的关系。

但无论怎么说,背靠着唐军府兵频频消费,当地百姓多少算是生存了下来。

而随着当地安稳,李泰便给朝廷发送一封对鄯州规划的信件送到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看完后,却有几分想按按自己的脑袋,真的很头疼啊!

李世民看完李泰的信,倒没直接对众人说什么,只是向放在了一边,继续拿起就接下来的小诗看起来,原本几分阴郁的脸色,倒好看了几分。

因为这是私信,而不是奏章,周围正在干活的众人虽然好奇,倒也没有向李世民询问。

毕竟这是燕王送过来的私信,上面未必有什么重要言语,群臣也没必要让李世民把这信内容公开。

当然,偶尔余光撇过,多少还是好奇的,尤其是李承乾,眼睛都放光了!

不过,李世民很快回过神来,笑了笑把自己手中的纸张拿起,道,

“诸位,青雀行军西海作了一首小诗,爱卿不如休息一会儿,一起鉴赏一二!”

一行正在干活的众人听到了能够合理摸鱼,一个个倒也果断把手中工作先放下来再说。

“哦,青雀居然还会做诗,这倒是稀奇,圣人还请于我一观!”

其他人还没说话,这时候的长孙无忌倒果断站出来把这话给接过来。

很快内侍便是把李泰写得《从军行·青海》,送到长孙无忌的手中,

“海上升明月,青湖映群星。战功向东寄,尽皆汉家地。”

长孙无忌看了后倒给其他在场大臣看了看,最终落在魏征手上。

李世民不由把目光落到魏征身上,笑着说道,“玄成,这首诗你怎么看?”

魏征慢悠悠走出来,字字清楚道,“在臣看来,第一句还是不错的。”

“就当你是夸奖了!”李世民听到魏征的话笑了笑,道,

“这话,我给青雀回过去,毕竟你魏征能够夸句人,却也不容易!”

当然,李世民清楚,实际上魏征的意思是经过讨伐吐谷浑,接下来大唐朝廷要少动兵戈了,至于李泰这一手诗词写得怎么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得是诗词下面的意思。

也有人对诗词比较感兴趣的,比如说李承乾,他看着李泰的写得诗词,倒不由笑了笑。

虽然李泰立意不错,但这诗本身到底跟自己这种从小跟着儒家学习的正统太子相差太多。

更不要说自己从小修书,结识了一堆文人墨客,比写诗词写得花团锦簇,如果开头倒还有几分的空灵美感,但收尾的话,直接就拉低了整首诗词的格调了。

“看起来你也有不会的东西啊!”李承乾笑了笑,想到他给长乐写的诗,心中不由怀疑这是李泰找人捉刀代笔的。

很显然,这才是李泰的正常水平啊!

“有机会是不是布个局,用诗词挫挫青雀锐气,让他知道,我才是太子啊!”

李承乾眯了眯眼睛,心中不由若有所思,一时间,倒有几分遥想。

毕竟李泰一直以来的表现,让李承乾感觉李泰实在是太完美了。

拥有这么一个弟弟,对于李承乾来说压力真的很大,现在好不容易发现了李泰的弱点,李承乾觉得这是可以利用的。

毕竟怎么样利用是一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