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大明第一狗县令> 第47章 职业不分高低贵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职业不分高低贵贱!(1 / 2)

当然了,你可以通过考科举,来改变命运。

但你要是想转行,对不起,不行。

你个农民要是敢跑去经商,那就是死罪!

你个商人,要是敢购买土地种地,那你也是死罪!

所有人,在以出生时起,就被打上了标签。

除了考取功名,你没有任何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合理吗?

这不合理啊!

朱英雄将自己的想法,全部都说了出来。

反正,既然皇上已经发现了。

那自己何不破罐子破摔?

朱英雄现在还真是就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可朱元璋听到这话,却满脸的愤怒!

这是咱老朱家人能说出来的话?!

哼!让职业平等?

这怎么可能!?

让百姓有选择的机会?

这更加不可能了啊!

如果百姓有选择的机会,那商贾们岂不是大肆屯田,然后抬高粮价?!

农民岂不都进城,想着做生意,做买卖去了?

这不乱套了吗?

可朱英雄却摆了摆手。

一脸严肃的看着朱元璋,道:“马老,你这话可就说错了啊!”

“很多事情,完全可以用法律去约束啊!”

“百姓不想种地,那好啊!你想种别种了。”

“反正你就那么几亩薄田,种了,也得不到啥,一年到头也就勉强饿不死。”

“不如就把这点地,给别人!”

“一户家庭,若只有十亩地,那这户人家的生活,还是很勉强的。”

“但一户家庭,若是有百亩!那这户家庭,绝对活得很好!”

“至于没有了田亩的百姓。”

“就更简单了啊,下官开设的那些工厂,是干嘛的?正好,工厂里缺人呢啊!”

朱元璋听到这,也沉默了。

的确,朱英雄说的对。

人人都应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朱元璋的知丁法,完全限制了百姓的职业。

让人们从一出生时起,就注定了将来。

人们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办法,就是考取功名。

可每三年一次科举,每次只取三百进士。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朝如今,有五千多万人口。

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浙江。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了。

浙江一个省,每年参加高考的,大约是三十万人。

三年,就是九十万人。

不说九十万,就算是十万!

十万学子,但最终能被大学录取的,仅有三百!

这得竞争多么激烈啊!

如今的大明朝,不就是这样?

三年一次科举。

每次,足有数万学子进京赶考!

可最终,能留下来的,却只有区区三百!

那剩下的人呢?

要么,就此放弃。

当个秀才,回到村里,也能教个书什么的。

要么,就是迎接下一次科举。

这其中,绝大多数人,努力一辈子也是依旧无法成功上岸的。

但如果,皇上能够完全,进行一次彻彻底底大改革!

将职业平等化!

任何职业,都平等!

那么,那些没能中榜的学子们,也不至于为了名声,而宁愿当个穷书生了。

他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最终,却只能在家乡,窝窝囊囊的活一辈子。

大部分学子都是如此。

但如果职业无高低贵贱呢?

这些学子们,虽然无法为朝廷效力,无法为国家效力。

但却依旧能够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啊!

你二十年寒窗苦读,即便没有考上公,找个工厂,也能当个小领导啊!

也是手底下管着几十号人的领导啊!

回了村儿,也不至于被嘲笑。

每年赚的钱,也足够养活一家老小。

为什么说,古代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

明代识字率,在百分之十上下。

但这里指的识字率,可不是受教育程度高的意思。

你识字,不一定代表你受过高等教育。

就像小学毕业的人,也识字。

明代识字率虽然能够达到百分之十上下。

但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其实不足百分之五。

但明代的私塾,是很多很多的。

几乎每一个县城,都有那么几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