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大宋第一女花商> 第九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3 / 4)

驴。元娘不好意思,按了她的手叫她消停些安静走路。

她二人走了半刻钟,经过维扬书坊时恰看到有个半老妇人推了小车在店门外头空地上卖花儿、果儿。花儿只两样,一样是管瓣儿卷丝黄金菊,一样是朱砂丹桂,果儿只一样秋梨。

元娘见花心喜,便停下要买几枝丹桂去给曹老安人插瓶。又想着:待收回地来,就能按着心意种花了。

原来她离开李家前已经想着,待回了牌坊村,就要自家地里种花,做些生意了。种花弄草是她所爱、所长,又比种粮食获利丰厚些,正可供养母亲。

两人挑好了东西付账,向西再走一射之地,到了文昌街上往北一拐,再走一刻就到了县衙前。

县衙坐落宝应县之城北,坐北朝南,左右两边各有一条宽宽的巷子,人都称为衙前巷,实则是衙前东巷与衙前西巷。

县衙门前向右去,进了衙前东巷,时鸣就细细看人家门楼,这一条深巷内两边住了几十户人家,每家都是高门大户,巷内有两个卖杂货的小店,也有人挑了担来回走着,或卖水或卖货,花儿粉儿、头绳儿等应有尽有的,一帮小孩子追着卖磨喝乐和拨浪鼓的货担儿从身旁跑过去了,险撞着人。

行不一时,到了一座黑漆大门前,因是中午,门就大敞着,有个老翁坐在门前石墩子上,见元娘来了忙站起来笑着迎上前,问候道:“四娘回来了。”这是一时改不了口。

元娘与他道了辛苦,就带着时鸣踏上石阶进了大门,向左一绕过了屏门,三四步便到了二门上,穿门进了内院。

院内杏姐儿、芳儿正在拾子儿玩,见她来了都扔了石子迎上来,杏姐儿玩笑道:“娘子才回来看我们,太公与安人隔三差五总要念叨一回的,前儿都商量着要派人去请了。你们在家可好?”一边掀起帘子来引她进去,口内接着说道:“安人你看,元娘赶着咱的晌午饭来了。”

曹老安人屋内笑道:“知道今儿有好螃蟹吃,这么远闻着味儿就来了,快过来给我看看。杏姐儿快倒茶来。”娘儿两个笑着坐下。

小曹氏正在厨下吩咐,听得这边来了人,也忙得出来迎客。回来见是元娘厅内坐着,一个膀大腰圆的眼生丫头站在身后,便笑着说:“妹妹来了。怎么才一个来月,我看着你倒像是清减了?你与婶子一向可好?家中都安顿下了?这可是新雇的丫头?长得真结实。”

曹老安人笑她:“你也慢慢儿说,这一串子话,让你妹妹答哪个好。”又问她,“螃蟹蒸了几个?倒让周嫂子再多蒸些。”小曹氏答应着,也不自去,叫过芳儿来吩咐:“就说元娘回来了,叫你周嫂子再蒸一屉螃蟹,再加两个菜。”

人都是远香近臭的,自元娘走了,李蔚与她照常过活,也未见他做什么出格的事,把之前的醋意倒淡了些。

娘儿三个叙着别后之情,因看芳儿找了一只尺八高的粗陶罐儿来插那丹桂,曹老安人就顺口问道哪间铺子买的。

元娘答道:“乃是来时路过维扬书坊,看到一个婆婆推了车子在他门前散卖,也不知她是不是常在那里的。”

小曹氏就说:“这样散卖的通没个定数,都是家里随意种了几棵树,赶着时令卖完就罢了。咱家逢初一、十五佛前供奉的,或节下买来插瓶装点的,都是街上正经苗木铺子里去买,他们那里齐全,时常还有些奇花异草。”元娘也道正是。

曹老安人感慨非常:“如今繁华日盛,家家户户都有余力插花种草了。春有万花宴,夏有赏荷节,秋天扎菊塔,冬日赏梅花,一年四季花事不断,连近日男人们宴饮,小娘子们聚会,也渐渐以插花为乐,放在从前哪里敢想。我幼时适逢南唐、后周之乱,及至成人又经太/祖发兵十万收降江宁一战,那些年整个淮南路战火不断,缺粮少米,世人活着都艰难,哪里有心思插花奉草,就有心也没处弄去,朝廷只肯叫地里种庄稼。”

一句话提醒了元娘,令她悦然大悟:是了!朝廷原有限种的政令,那日我去田里看,那李家兄弟在我家良田种的苗木,岂不是已经违法了?

于是等着李修回来,元娘向他请了安,又借一本《宋刑统》,第二天一早匆匆回家去了。

回家先向张娘子回了凤霞先前之语,张娘子难免又生了一回气,愁眉不展道:“这些人黑心烂肺,欺负我们孤儿寡母,还是得去寻了你李二伯,请他帮忙。”

元娘却说:“女儿有法子把地收回来。届时另寻租户,好过再与这些混账歪缠。”

张娘子叹道:“咱家田租只收四成,且一年里只秋季收一回,余时他们若种果菜等均不另取租子,难得的宽松,他们定然不肯轻易退租。能有什么好法子?”

元娘笑道:“娘看这是什么?”说着从背后拿出《宋刑统》,翻到某页,跟张娘子说,“娘看这里,朝廷限种令!”

张娘子与她头碰头地细看一回,松口笑道:“哎哟,还真是。”

元娘得张娘子认可,便来找李二伯商议:“李家兄弟为人您老是知道的,我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