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上阳宫阙春秋词> 第三十三章 砗磲珠碎(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砗磲珠碎(1)(2 / 3)

台风咆咧的夷莱,只好暗叹等待厄运。果然,过了几天,姚益以御使中丞之名弹劾朱恒,说他倚仗外邦,经常出入越州的胡女酒肆,与胡女胡搞乱来。

这在本朝不是什么有失官体的事,尤其近来一些王公贵戚公开从西域买来胡女做妾,更有一些大臣子孙效仿成风。皇帝还下旨征召几十名精通杂耍的胡女入宫,专供后宫消遣,甚至传出皇帝宠幸一位胡女。姚益在奏疏里只大笔描述朱恒酒后失态的模样。陈询编著的《大鄣律》里有一条就是节制大臣酒后失态的律戒,轻者罚俸禄一年,重者丢官弃爵。刚刚过去的顾桡在府邸里玩双陆失了官体,此时再上书弹劾朱恒,皇帝再不惩戒于朝堂上说不过去,也许能一石双鸟,再将顾桡彻底拉下去。

从袁辅政任中书令以来,袁党对有异心大臣的打击已经从暗处转到明处,嘟嘟逼人使很多元老重臣不服,他们找到吴春舫希望能在皇帝面前提醒几句。吴春舫顾念儿子吴准的前程,也觉得此时吴氏继续保持中立乃为上策,并未予以理睬。

谁知,留下朱恒后,袁辅政又借故让门下侍中吴春舫接替朱恒返京。

最初,袁辅政为黄门侍郎,曾格外巴结吴氏,等到成为中书令,又主动邀吴春舫共饮皆被拒绝。袁辅政认为吴氏歧视他,对吴氏的芥蒂已根深蒂固。借故留下朱恒之际,在皇帝面前说京中一些遗漏的事务是门下省主管,少不得吴春舫协调为妥,吴春舫最好先回京。皇帝应允。他让吴氏回京不随驾,一是想让他们远离皇帝,二是想看看吴氏与在京的官员有何动静。

吴准现任从三品国子监祭酒,是个清高的职位,主管天正书院,又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恰巧国子监最近接受了几位袁氏推荐的学生,他们嚣张跋扈也坏了国子监的风气,已惹起很多人愤恨,他们几次要求吴准将此事呈报皇帝。

吴准早对袁氏心存不满,数次在父亲面前指摘袁氏的不是。

“儿只想在国子监待下去,父亲不必顾忌儿子的前程。袁党引起公愤,父亲手上也有证据,为何不向陛下奏报?”

吴春舫听了吴准的话,厌憎他只知埋头教书不通世故,怒道:“为父手里有袁氏什么证据?你不要胡言乱语!你以为你赶走袁氏几个党羽就能在国子监待下去?为父曾在中书省任过中书侍郎,知道中书省的权利有多大,如今为父是门下侍中,却也抵不过一个中书侍郎。就拿为父最近办理的几件事来说,‘涂归封驳’之权原属门下省,之前一有封驳到了中书省,就有几位中书舍人到门下省质问,说如今涂归封驳也是中书省的职权,怎能只由门下省关门查阅。起先遇下诏敕,门下省和中书省都会举行联席会议,自从政事堂设在中书省后,中书省俨如陛下的口舌,中书侍郎几言几语就能驳得门下侍郎和郎中无言应对。他们的底气一部分来自陛下龙威,还有一部分来自袁氏。敕字之下,奸佞横行,以无权威,全无先前中书、门下是真宰相之说。至于尚书省,位列三省之一,却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权。自从尚书令崔沪水告老,陛下还没有任命新尚书令,尚书省事务现由中书省代理,不知这是陛下的心思,还是袁氏架空尚书省的谋划。陛下驻跸离宫数月,为父是门下侍中,本该与其他两省主吏伺奉在御前,却被袁氏惑言遣返回京,这样中书令一人在御前,政务言听的结果可想而知。为父留在这空壳一般的京都也只能忍气吞声。也可见权属之变已非一日。”

“权属再怎样变,天子终归是天子啊。”

“天子之权却要落入旁人,天子怎还会是天子?袁党刻意夺权,陛下偏偏也糊涂了,近来常常不经两省而选人封拜官爵。比如王氏封官,据说是王贵妃在陛下耳边吹风,第二日便有斜封墨敕发出,下行机关立马奉迎上意。可几人站出来加以训斥或进谏陛下?因闹得不大,皇帝私下封的又是几个小官,也不会有大影响,就不了了之。现在陛下留在离宫不愿回京,王贵妃也将赴离宫,陛下几时回京更遥遥无期。这样的话,离宫所有的政事只由袁氏独掌,渐渐成了习惯,以后还有门下省一席之地?世风如此啊——若此时把袁志琅勾结胡人,豢养胡人的事上报陛下,袁氏反咬一口,说为父以公泄愤,岂不是掉入鸠窟、自毁前程。”

“父亲的顾忌不无道理,儿子也听父亲说过一些前朝的事,便潜心修学,只求做一个清高文人。可是眼下袁氏的气焰日益高涨,到处拉拢同党,我们吴氏保持中立,左右只会惹人不满,父亲该有个立场才对。”

“吴氏的立场,只有忠于陛下,其他想也不要想。”吴春舫严辞厉令吴准,又质疑问,“你言下之意,是袁辅政也曾有意拉拢过你?”

“是。现下朝廷里只有两大派系,一是袁氏,二是东宫,只有我吴氏以陛下为尊。儿子也谨记父亲教诲,就算时常到东宫为太子讲学,也保持偏倚张弛。可袁氏疑心重,怎不以为我们吴氏另有打算。”

“你听说过奏疏被扣吧?开国六十余年,从未发生此等荒谬之事,袁党一入中书省便打破成规,他的胆量是谁给的?如今还有谁能劝得陛下重视朝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