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藤光苑是侧妃居所,你宫女出生,只在侍妾之列,如此要求可合了你的身份?”
“承微所言不差,妾婢也从未忘记自己的身份。”细络垂眉应答,不一会儿又收起谦卑,只道,“但妾婢想,殿下如不喜欢妾婢,为何还与妾婢生下世长子?既然妾婢之子为殿下的长子,所以殿下才对妾婢有所包容。”
这话说得李惠锦不知如何搭话,没想到细络时而狂妄无知、时而软硬皆备,却又句句说的实话。李惠锦干笑两声:“你的愿想也合情合理,我自会向太子妃提请,就以我喜爱世子荣,细孺人又身为太子侍妾,自然能入住藤光苑。”又道,“只怕韦昭训不肯,或日后刁难你,该怎么办?”
“只要承微帮我住到藤光苑,妾婢自有法子协助承微对付韦昭训。”
“好,一言为定。”
说到这里,李惠锦忽生不平,“太子殿下何许人也,韦桃这等出生,还能伺奉太子?”停了一下,“尉迟眉月这个人,你看怎样?”
细络道:“妾婢如今只有精力帮助承微防范韦昭训,其他侧妃还未在意。”又悄悄打量李惠锦,劝道,“太子妃素日无事也是用诗书打发时辰,承微既爱读书,何不去宜阳宫。她到底是正妃,承微若是与她走得近会有好处。”
见李惠锦不说话,又道,“胡良娣和韦昭训和您不睦,太子妃未对您不满,为何您不愿亲近太子妃?”
李惠锦看了细络一眼:“我自有道理。”反问,”为何你与太子妃也不亲近?”
“妾婢的身份,不允许妾婢存非分之想。”细络面露惭愧,“妾婢看平日里太子对承微相敬如宾,总觉得比对胡良娣和韦昭训还好呢。”
“还好——这种好,好过对宜阳宫那位吗?” 李惠锦脱口而问。
细络怔一怔,心境逐渐分明,“您的意思妾婢明白了。您和太子两小无猜,听说当初陛下还是储君时,曾随吴太后到过黔州李氏大宅,那时您和太子殿下最合得来,就有长辈提出等你们长大成人结为姻亲。后来一次在越州离宫,贤妃娘娘特别喜欢您,还让您陪太子殿下读书,并让您留住在她的宫室几日呢。”
“那时姑母的意思是明媒正娶。” 李惠锦想起往事,脸呈欣色,又郁郁寡欢。
细络亦为惋惜:“若论您的出生和相貌,也不在太子妃之下,如今是委屈了些。”
发现李惠锦脸色比刚才还暗沉,知道自己的话也触动了她的痛处,顿了顿又说:“如今只在东宫,将来太子位正大统,有李大人在朝中,自不会亏待您,您将来必能封贵妃。”
“贵妃……”李惠锦咬牙道,“哼——贵妃。”
李惠锦从对往昔的回忆中缓过神来,一股莫名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她自小就对陈询有意,那日听说她将被封为东宫承徽伺奉太子,又欢喜又不甘心。本来她的出身完全可以嫁与一位皇家宗室为正室,可她偏偏钟爱陈询,曾向父亲表明心迹,李秉昆非常赞同,毕竟嫁给太子将来也是一宫妃嫔,荣华富贵可想而知,便向李秉先转达此意。
李秉先正在为对皇帝选出的两位东宫侧妃不满,毕竟门下省左散骑常侍□□和殷氏关系密切,殷氏一倒台,他就立即转而和李氏套近乎。为了扩大李氏的势力维护陈询的太子位,李秉先暂且不计较他那种见风使舵的作派,但内心对他的厌恶没有减少。而“北衙”禁军副统领韦晃一直和袁辅政有来往,和李氏云泥不扰。虽然韦晃因女儿嫁入东宫在处理袁氏和李氏的关系上有所顾忌,但偏向袁氏非常明显,他也不能就此袖手旁观,便顺水推舟由礼部一位侍郎提议将李恵锦也嫁入东宫。太子内宫单薄,增添一人不为多,于是礼部侍郎也做了个顺水人情,李恵锦就选进了东宫。因此,一开始她就不在太子侧妃之列,而是几番折腾才有今日的承微名分。
“东宫有传言说太子和太子妃实不和睦。我也发觉有形迹可疑,你注意到么?” 李承徽看着蔷薇丛中摇曳的一株美人蕉,心里空落落的,仿佛脚踩在一条虚浮的船上怎么也走不到岸边,急需找一点故事来驱散自己的郁闷。
“依妾婢看不实。宜阳宫里人说太子殿下钟爱太子妃也就算了,可忠公公素来行事谨慎,却也常在言语里透出太子殿下对太子妃的好。单说太子殿下昨日还说太子妃疰症未愈其他人不可前去叨扰,可见太子对她的用心之深。”
“所以,你我要共舟一济……” 李惠锦失望了,心里又产生另外一种希祈,尽管这希祈也渺茫得连自己也不相信,“明日我就去宜阳宫,希望后日你与世子荣就能搬到我这里来。”
细络笑着劝慰道:“您不要想太多。现在就算太子殿下日日去宜阳宫也是应当的。如您想收住太子的心,就想方设法让他经常看到您,看到您的好。”又自信道,”日后有世子荣,想必藤光东苑会是个热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