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曾向翰林院询问相关书籍。翰林院只拿出前朝一位文士编撰的《中土志》应付,《中土志》只在描述中土几个名川大山的地貌和风土人情,甚至还有一些风流韵事记载其中,全无半分大家之气。皇帝预览后勃然大怒,曾将翰林院所有学士召到清正殿数落。
待皇帝发完火后的第三日,柴泊来到御前说皇长子陈书请求觐见皇帝,他提到穆王询数年来潜心研究山水,已独自修撰成册一本《山水志》,其中涉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几个接壤的小国地貌和人情,可供陛下御览。特别提到陈询主笔成稿的文字里,还有很多涉及与南罗国接壤的干州、渡州以及谷镇的地理地貌特征。
陈睿数年不曾向皇帝上书,这次上书只提到不为人重视的《山水志》和不被人关注的穆王,使皇帝十分意外和感动。虽然后来没有给予多少赞誉,却在日常的一些细枝末节上体现出皇帝对清王和穆王的关心,使得陈询成为朝廷热议的人物,而清王身残并还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这个过程早在殷贵妃故世、殷氏、皇甫氏、贺氏等家产没收、族人赐死和流放时,被人们渐渐提起。起因是现在的南罗国王蒙承倥终于按耐不住,蠢蠢欲动要打破僵持几年的两军在谷镇对峙的局面,从今年初始已三番五次以少量兵力烧杀抢掠谷镇边民,慢慢激起鄣朝人的愤怒,以致有近千人不顾朝廷严令自主持械与南罗人打杀。
就这几次的主动攻击,成为南罗人举兵中原的理由。目前,由南罗王庭所在地运南城迁来的军马就达十五万,还有已经被南罗人降服的趾檀国,也派出五万大军逼近巨渡郡沿边一带,很有联合南罗一起侵犯中原的架势。
今年六月初,曾以为只要固守边境、南罗人就不敢轻举妄动的皇帝,听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在肃清朝廷后宫之后,计划在九月底、十月初驾临越州离宫,彻底解决拖延很久的南境边患。
但是,刚刚经过内耗、朝廷十年内未曾大规模打仗,皇帝又年纪趋老、龙体欠安,如果爆发战争,有几分胜算真难以把控。皇帝不免表现出少有的烦躁,多次去流晴宫与纪悦妃秉足夜话,希望缓释心底的烦闷。
纪悦妃还如从前那样避谈政务,或许此时更忌讳自己已经在外面引起的闲言碎语,几乎不愿提到“南罗国”三个字,但她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减轻了皇帝的压力,比如与皇帝如寻常夫妻一样评论膳食的好坏,探讨可以激发彼此心灵共鸣的书籍,甚至以不求闻达请求皇帝对她减少宠爱。总之,她越淡然面对外界的纷争和保持对权利的敬畏,皇帝越觉得她弥足珍贵。然后会想起默默无闻至今的陈询,一旦进入他的视野却是一鸣惊人。念及此,他忽生欣慰,但仅仅是欣慰,还不能激起他对陈鉴类似的热爱。
所以,此时陈询献出《山水志》,恰逢其时,可以说消弭罗朝廷因没有完整的南境地志引爆的君王怒火。而他在献出《山水志》之后,并未继续崭露头角,反而仿佛丢下一副重担,又成日里闭门休户,尤其拒绝会见那些见风使舵之辈,除了去过两趟清王府,和陈鉴、陈预策马去碧霄山庄狩过一次猎,到蒙承偬居住的馆驿下过一次棋,还以向中书令面述撰律修志为由去了一趟章府。
那天他到相府时,是七月二十八日末时,章令潜难得午休贪睡晚起,日落斜阳,移影东投,初秋凉意,绕体环身,几番活动腿脚,全身舒爽,等听说穆王来了,深感讶异和疑惑,还欢天喜地在正厅以迎接皇族中重要人物的礼仪迎接了他。
“今日殿下亲临鄙府,臣深感荣幸!”章令潜笑容可掬,全无素日在人前的严厉,“臣没想到殿下对山水地貌如此感兴趣,想十年前,臣与犬子为开渠勘测地貌,寻访天下书籍也未曾参透,早知殿下有此志向,臣与犬子何必劳心劳累,直接与殿下商谈便可。”
他用眼似有意或无意地查看陈询面容,想从其中看出意思端倪,可瞟了几眼,也未看出一丝一毫,只想这位皇子,在前太子被废后,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通过清王献出《山水志》,还以谈书论道的名头与重臣来往,似乎朝廷出来什么大事也与他毫无干系,他不过循着自己的喜好写了一本书,偏偏这本书碰巧是陛下急须的。这让他刮目相看,甚至开始摒除往日对他的轻视和无视,以一种小心翼翼的心态开始重新来认识他。
“章相擅渠务,天下人谁人不知。只是我人微言轻,纵然有个爱好,也不敢诉诸世人。近来看父皇急于寻找方志书本,皇长兄偏又知道我有此爱好,才尽臣子之义为君王分忧。我本一闲人,尽点绵薄之力不足挂齿。相比章相,劳心天下政务,还要操心澭水河诸等杂务。嗐!我实在有愧皇子身份。”
“几日里,陛下多次过问澭水河,希望明年夏天渠成。小儿得陛下信任,在越州主持渠务甚是繁忙,回京一趟耽误好几日,因此与户部对接事宜皆由臣代理,诸等杂事是费时费神,但臣食朝廷俸禄,怎敢懈怠,也是尽人臣之仪,谈不上辛劳。”
陈询也不多说,只笑道:“章相素以勤政闻名,朝野内外谁人不服。单说著作局,提到章相,莫不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