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51 章(1 / 3)

良策,呵,能有何良策。

敌人数倍于我方,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土鸡瓦狗。

纵观历史,的确是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可胜利总是有原因的,这原因也绝不仅仅是兵力少的这一方面主帅谋略过人、运筹帷幄,更有诸多客观有利因素的存在,那胜利是诸多天时地利的幸运和恰巧,是客观和主观相结合才有可能实现的逆风翻盘。

而如今,他们除了个依托地理优势,其他方面盘算起来竟是什么都没有。

他们这边一盘散沙,以门派为单位各有心思,连令行禁止都做不到,而且他们这是被汝阳王突然兵临城下围困起来,仓促应战,没有未战先乱已经不错了。

凤宁、杨逍及殷野王三人没有立刻回答殷野王,不出意外的沉默,让张无忌也明白情形很糟,主要是汝阳王的人太多了,那架势也是鱼死网破。虽然他已经飞鸽传书给徐达、常遇春等,可他们与朱元璋走的太近了,虽然之前他替张无忌坐镇豪州帅府之时已经尽量的平衡起义军将领和明教江湖人之间的关系,也尽量控制朱元璋等人过从亲密,可毕竟行军打仗不是儿戏,将帅失和更是大忌,他不能做的太过,否则前线失利,谁也沾不到好处。

昨日汝阳王忽如其来的攻山,本就打着出其不意的主意,事实上的确他也差一点就成功了,若是昨日山上成功被圆真搅乱,明教与武林群雄争斗起来,双方自相残杀,定是死伤惨重的局面,他们便不攻自破。

汝阳王倒是没料错,设计陷害他们也是环环相扣,本来打算的很好,若计划成功,此时他们已然内乱,然后元兵一拥而上,即使对方是武林高手,也架不住军队的厉害。

只能说汝阳王最终还是小瞧了凤宁,小瞧了明教,小瞧了江湖,小瞧了五行旗的战力。

先是圆真失利,再是少林、武当为凤宁作保,压下了这一场江湖内讧,最后,五行旗生生守住了少林山门。

当日数百名元兵列队上冲,虽给众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可五行旗反应过来却也第一时间镇守住了半山。

那时好多江湖人还当元兵不过尔尔,嗤笑明教小题大做,妄图下山拼杀一番,到了半山,真的交战那一刻才发现真不是那么回事。行军打仗和单打独斗之间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那时众人奔到山下,只见明教五行旗森然列阵,元军虽发起突袭,可他们却退而不乱,很快的回复了阵型。

锐金守住上山要道,巨木、厚土二旗急速伐木搬上,构筑壁垒,以防敌军冲击,烈火旗教众喷筒中喷出石油,一枝枝火箭射出,烈焰奔腾,当先百余名元兵身上着火,一团团火珠般滚下山去,洪水旗水龙中喷出毒水,也有数百名元兵被浇中了,死伤狼藉。各司其职总算是守住了。

群雄先前均想纵然杀不尽鞑子官兵,若求自保,总非难事。但这一阵交锋下来,见识到了元军的威力,才知行军打仗,和单打独斗的比武确是大不相同,千千万万一拥而上,势如潮水,几大门派首脑人物这等武功高强之极的人物,在人潮中也是无所施其技。四面八方都是刀枪剑戟,乱砍乱杀,平时所学的甚么见招拆招,内劲外功,全都用不着。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怕是参与过的最大规模的战斗便是围攻光明顶,可那和真正的战争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那是他们要真的冒冒失失冲入敌阵,那可真成了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了。倒是少林僧众颇有规律,一队队少年僧众手持禅杖戒刀,在年长僧侣率领下分守各处要地,但寡不敌众,势难挡住蒙古精兵的冲击。

若不是明教五行旗以阵法抵挡阵法,这时少室山头定然已惨不堪言,少林寺也必成了一片碎石瓦砾了。

待见元军退去,群雄纷纷议论,才明白为甚么前朝尽多武功高强的英雄豪杰之士,却将大好江山沦亡在鞑子手中。

这一战双方都没占到什么好处,但也不算一无所获,这些元兵着实给了这些江湖人一些教训,只有在这种面临生死的压力面前,中原江湖终是摒弃一切矛盾,团结在一起。

从这一点上来看,也并不是毫无意义。

如此,也算暂时达成了统一。

可破敌之法……

殷野王又看了一眼张无忌,他抱着胳膊坐在椅子上,目光深沉,一脸沉思。张无忌不敢打扰他,又猜不到他这满脑子九曲十八弯的舅舅此时心中到底有何盘算,心中忐忑,只觉得坐立难安。他却不知殷野王此时心里想的,都是原著里张无忌从武穆遗书中“借鉴”过来的一系列计策。

似乎是“兵困牛头山”?讲的是什么来着,好像是岳飞叙述当年如何为金兵大军包围、如何从间道脱困、如何突出奇兵、如何内外夹攻而大获全胜,种种方略,记叙详明。

殷野王因为实在想不起细节而皱起眉头,抬头又看了一眼张无忌,只记得仿佛是他让武林人士从山坡那边上下奔走,又燃了房舍,如此等等,做出弃寺而逃的狼狈样子来迷惑敌人,待元军中计追击的时候,再把敌人切割成小股,配合五行旗等进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