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花烛照东宫> 朝堂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朝堂之争(2 / 2)

司徒佑看着眼前的儿子有些恍惚:因为淑妃的关系,他很少关心这个儿子,这么多年放任他自生自灭,没想到他居然生出了如此不同寻常的想法。也对,正是因为他这么多年远离权力中心,才能生出这样的想法吧?司徒佑心中苦笑,世家大族仗着门生遍布朝野,横行无忌,甚至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早就到了该清理的时候,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如今老二跳出来,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司徒佑情不自禁地点点头,肯定道:“继续说。”

司徒钊得了鼓励,继续道:“科举并非选拔巧言令色之人,而是选择懂得工农商诸事且能从中总结规律的人,这就需要主考官能够真正识人辨人,把真正利于民生社稷之人选出来!”

“可有人选?”

司徒钊飞快地盘算着:吏部尚书出身世家,当年就是他提出暂停科举,显然不是良选;吏部其余人在他手下当差,行事诸多顾忌,也不合适。跳出吏部来看,所选之人应当出身白衣、性格刚烈、扛得住压力,胡思年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但是如果胡思年担任主考官,他的儿子胡文广高中,难免落人口舌。

司徒钊一时间想不出合适人选,却听司徒铮朗声道:“儿臣举荐京兆府尹李云山!”

既然不能阻止圣上重开恩科,那么就推荐自己人做主考官,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司徒钊闻言在心中赞叹,这位三弟识时务、懂进退,与痴情的司徒钧、骄横的司徒锐比起来,确实出挑得多。再想到李云山其人,虽然是背靠司徒铮,但在大事上有原则、不糊涂,倒也确实是良选,遂附和道:“儿臣也举荐李府尹。”

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在这件事上出奇地达成一致,纷纷举荐李云山出任主考官。

司徒佑迅速给了定论:“梁王司徒钊担任主考官,京兆尹李云山担任副考官,科考之日定在八月十六日。”

群臣退朝后,司徒佑单独留下了司徒钊,简单叮嘱几句科举事宜,仿佛不经意地问道:“听说你和蕙宁那丫头去三原驿剿匪了,结果如何?”

去三原驿剿匪,是他对礼部官员胡诌的借口,想来礼部官员久等他不到,直接汇报给了圣上。至于瑶姬山上发生的事,他和司徒镜达成共识,暂时隐瞒宁王羽化的消息,他们二人以后仍装作不熟。好在瑶姬山上都是自己人,并未走漏风声。

司徒钊沉思道:“我与蕙宁前往皇陵时,在三原驿遭遇土匪,行囊丢失,因为其中有重要物件,便想着去三原驿剿匪追回,如今已经拿回来了。”

司徒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什么重要物件?”

司徒钊知道此处不能说谎,仔细观察着司徒佑脸色,小心回道:“母妃留给我的玉麒麟。”

司徒佑回想起李云山的汇报:淑妃很可能是西域公主,先是与宁王生下司徒镜,后来费尽心机入宫为妃,生下司徒钊。虽然淑妃离世多年,宁王一直在外修道,但他不能确定司徒钊与司徒镜有无相认,尤其是先前行刺司徒钧、陷害司徒铮之人很可能是司徒镜,他不确定司徒钊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朕记得宁王世子手里有一块玉观音,与你的麒麟玉质很像。”

司徒钊强忍着突突直跳的眉头,斟酌着回道:“儿臣常年在外,与宁王世子鲜有交集,未曾见过世子的玉观音。”

言外之意是他与司徒镜毫无瓜葛。司徒佑点点头,心中暗道:老二有淑妃这样的母妃,固然不宜登大宝之位;但是威远侯居功自傲、一再挑衅皇权,把皇位传给老三也不合适。为今之计只有平衡他们二人,耐心等待瑾妃腹中孩儿长大。只是老二在朝中势力太弱,不足以抗衡威远侯一族,若有宁王加持,或可一战,遂不再追问,反而叮嘱道:“宁王世子在选人用人方面颇有一番见解,你可以多向他请教,务必把这次科举办好。”

司徒钊连连称是,司徒佑又问:“蕙宁那丫头怎么没回来?”

司徒钊跪地遮掩道:“蕙宁祭拜过义庆王,心中不胜酸楚,时时哀叹一直囿于皇宫,连父母的痕迹都没见过。儿臣自作主张,命开阳带队,护送她回湖州老家散散心。未能提前禀报父皇,还请父皇恕罪。”

听到“湖州”二字,司徒佑微微一怔,继而朗声笑道:“蕙宁是你的王妃,你们小两口的事儿,朕就不过问了。正好,梁王府修缮得差不多了,朕让礼部挑个好日子,等蕙宁丫头回来,你们就可以完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