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归山海,烟火向新晨。
黑凤寨事情了结,赈灾银还没有转移,在马县尉的别院的荷花池中找到,现下已经由朝廷派来的监督官将银子和犯人押运回都城,等候处置。
赈灾银和人一转交,萧长风终于能松一口气,有时间开始陪着姜烟待在紫檀苑了。
“爷、女主子,门口下人来报,清融姑娘的家人来访。”
“让人进来。”
下人领着清融的奶嬷嬷来的很快,同行来的还有一个小孩。
奶嬷嬷气喘吁吁的由小孙子搀扶前来,一双失去色彩的眼眸中布满血丝。
“见过大人、小姐。”
小孩很是规矩,礼数周全的向两人作揖。
奶嬷嬷蠕动干裂的嘴唇,出来的声音只有几个模糊不清的字。
“大人,小姐见谅,我祖母自从清融姐姐出事后便大病了一场,听闻那些个贼子是被大人抓到的,这才失礼的上门前来拜谢。”
小孩脑袋又大又圆,短眉下的眼睛忽闪忽闪,说起话来声音洪亮,逻辑清晰的替他祖母回答原委。
“你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姐姐就原谅你了。”
一副小大人模样,十分可爱,姜烟起了兴趣想要逗一逗那小孩。
“云嵩,嵩峤云高,洛川波暖的云嵩,我祖母说了,这可是清融姐姐给我取的名字。”
云嵩大声的回道,很是骄傲,清融姐姐说了,要多读书,志向高远,以后才能有银子买更多的糖葫芦,他不知道志向高远是什么,但是他记得清融姐姐给他吃的糖葫芦可好吃了,等他以后有了银子,就能给祖母和清融姐姐买糖葫芦。
提到清融的名字,大家都有些许沉默,小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大人却懂这个含义。
“老身替融融谢谢大人和小姐了。”
奶嬷嬷调整好情绪,抹着泪向萧长风道谢,清融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私下里早已将清融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大家族要脸面,老太爷又去得早,府里还有未出阁的姑娘,奶嬷嬷理解,可她没什么可讲究的,让小孙子搀着自己上门来见一见小姐的恩人,之后就是死也瞑目了。
千言万语,开口之后只有谢谢二字可讲,奶嬷嬷秀珍知道自己终究只是一个下人,这样上门而来,也没有什么礼数可讲,给萧长风和姜烟深深鞠了一躬。
姜烟将奶嬷嬷扶起,“这可使不得,嬷嬷可是折煞我们这些小辈了,清融姐姐喊我一声妹妹,那我就认这个姐姐,您是陪清融姐姐从小到大的人,那也就是我的长辈。”
姜烟一番劝谏过后,有心想留人再坐一会,奶嬷嬷摆了摆手,嘴里说着太过打扰,让云嵩扶着自己回了家。
走之前还往姜烟的手里塞了一个平安福,这个平安福姜烟在清融身上见过,被清融一直带着在身上,姜烟手下,让奶嬷嬷安心。
姜烟跟着把人送到门口,奶嬷嬷又再三道谢,佝偻着的身影慢慢越走越远。
“回吧,明日我们就该启程去往嘉州了。”
萧长风看着远去的祖孙。
“走吧。”
“你饿了么?肯定是饿了。”
姜烟自问自答。
“走,我们做好吃的去。”
姜烟情绪来的快散的也快,心情不好就要做点好吃的。
“姜母鸭”这个名字,其实不熟悉的人第一次听到可能会有困惑,到底是姜和母鸭?,还是姜母和鸭?姜母鸭其实就是是姜母、鸭。
三年以上的老姜称为姜母,认为姜母能驱寒祛湿。
据“药谱”和《汉方药典》记载,商代御医吴仲研制出一味滋养补品:以麻油炒红面番鸭和老姜母,用烧酒炖煮,美味无比,名为“姜母鸭”,被钦点为宫廷御膳。
当天现杀的番鸭宰杀清洗干净,鸭肉冷水下锅,放几片老姜、葱结、料酒,焯水后,捞出鸭肉沥干水分 。
焯水是为了去除鸭肉的血水和杂质,这样做出来的鸭肉才没有异味。
锅中倒入适量油,把锅烧到七成热,放入生姜片煸炒,姜片微微焦黄,捞出备用。
锅中留底油,加入香叶、八角、桂皮炒香,再倒入鸭块翻炒至表面焦香。
炒至鸭肉表面焦香,沿着锅边淋入适量高粱酒增香去腥,再倒入老抽、生抽、冰糖,翻炒均匀。然后倒入炒好的姜片和鸭肉,加少量盐调味,翻炒几下。
加适量开水,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炖至锅底还有少许汤汁,最后大火收汁。
姜味暖,鸭肉香,松软脱骨,鲜嫩可口。
“开动啦!”
姜烟用筷子轻轻一夹,肉质暄软,内里汁水顺着向下流出,小尝一口,皮薄肉香,口感鲜嫩,味道诱人,令人回味无穷。
鸭肉脂肉浓香,蕴含着姜片的辛香,香味扑鼻。
“好吃吧?”
萧长风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