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苍白的太阳挂在天边仿佛摇摇欲坠,随时便将天幕拉下来一般。
程柏蘅支起马车窗帘感激道:“刚才多谢阿舅为我解围,否则我这个年可就过不安生了。”
郑辰琮朗笑:“其实这事也有法子解,你吩咐几个丫鬟随便描几张,描得越丑越好,让她们看看这块朽木实在没法子下手去雕,这不就得了。”
程柏蘅听后还是愁:“这主意虽有点馊但也有用,怕只怕两位娘娘还会派人过来严厉教导,那我便吃不消了。”
郑辰琮头回见程柏蘅发愁,惊奇道:“阿蘅,我才发现这世上还有令你发愁的事呢。不过放心吧,什么事我都会替你想办法的。”
程柏蘅长叹了一声:“闺阁女子为什么就不能走出家门,做些更有用处的事呢?”
马车辘辘、马蹄嗒嗒行进在石板路上,一时两人未再出声。
“五殿下!”一声清脆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今日,五殿下退衙这般早吗?”
马车缓缓停下,听得郑辰琮道:“哦,是未央啊,你这是外出刚回来吗?”
“我今日去了凌春姐姐府上。这阵子凌春姐姐家梅林的梅花差不多都要开了,她想在年前筹办赏梅诗会,今日叫我去一道商议邀请的嘉宾名册。只是诗会的日子尚未定好,听人说这几日肯定有雪,我们将一切都安排好了,只待下雪方才好下贴子邀请宾客。五殿下,到时候你可一定要大驾亲临啊。”那位叫未央的小姐道。
“那我就敬等天降瑞雪了。”郑辰琮又朝马车道:“柏蘅,下车来吧,我给你介绍一下袁提督府上的袁二小姐,袁未央。”
车夫搬来车凳,粉桃翠竹将程柏蘅扶下车来。只见一位身着银鼠滚边火狐大氅的十四五岁少女站在一辆宽阔的马车前,紫红色的大氅衬的她唇红齿白明艳照人。她身后是一处大宅院的正门,门上巨大的祥云纹框匾额只题两个虬劲的金色大字“袁府”。
郑辰琮向袁未央介绍道:“未央,这是程点检家的小姐程柏蘅。这番认识了,以后你们小姐妹可要多走动亲近啊。”郑辰琮虽天天自称程柏蘅的阿舅,但只是在私下场合才这样称呼,有外人在的时候,却是很是端严、很是正经地称呼她的大名。
程袁两人见礼后,袁未央笑道:“听说过点检家的小姐在观里清修,原来这般好模样。”
程柏蘅道:“袁姐姐莫要笑我,姐姐才是生得国色天香。”
袁未央听得高兴,道:“妹妹有空闲可一定要来我们的诗会。”
程柏蘅道:“姐姐见谅,我可不会吟诗作赋的。”
袁未央爽快笑道:“程妹妹,其实我也是武官家眷,这几年总随父亲东征西战,对写诗也不在行,诗会是个名头,咱们只是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权当消遣取乐的。妹妹如果实在不会吟诗也可来品茶聊天,也认识认识汉中的官眷。对了,妹妹和殿下这是要去哪里?”
郑辰琮道:“柏蘅去太子府拜见我两位嫂嫂,我便邀请她去我府上瞧瞧呢。”
袁未央撒娇道:“殿下开府两月了,却不曾邀我去府上瞧瞧,柏蘅妹妹一回来就请她过去,这事不公平、不公平!”
郑辰琮笑道:“这不是凑巧碰上了吗。我现在请未央妹妹一道去可好?”
袁未央露齿轻笑道:“甚好。”吩咐车夫调转马头,她要一道去谢辰琮府上。
魏王府离袁府也不算远,马车拐了两个弯,很快便停下了。这里是所七进的宅院,只魏王这一位主子住着,显得颇是空旷。
转过影壁进了二道门,主院不大,正屋前栽种着一株桃树,隆冬时节这桃树瘦枝枯干的,却令程柏蘅眼前一亮,围着桃树上下打量了一圈。
郑辰琮笑问:“像不像?”
程柏蘅颔首笑道:“像!”
袁未央不解问:“你们两个这是打什么哑谜吗?像什么呀?”
程柏蘅解释道:“这树极像我山村家里的那株老桃树。”
郑辰琮也跟着道:“修缮院子时,李管事问我院中种些什么树,我一下子便想到你家院里的桃村。这可是我亲去城外桃林里挑的,就这株最像最合眼缘。等明年春上花开满树,就像还在你家院里一样。”
程柏蘅却道:“这树刚移栽没多久,须得好生休养上一阵。明年春上可能开不了许多花,等扎好了根须,后年就能开满一树桃花了。”
三进院子没有花草树木,竟有一个小校场,刀枪剑戟棍棒弓箭摆了一溜,袁未央好奇地向郑辰琮问这问那,每样都要郑辰琮演练一番才罢。
不多时,天光暗了下来,起了北风,刮在脸上生疼。程柏蘅便与袁未央一道告辞各自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