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裕忱从殿外进来,朝懿兰行礼,“罪妇顾氏已殒命。”
懿兰正侧躺在软榻上看文若闲校对过的账本,闻言微微一滞,问:“顾家人呢?”
“皇上不许顾氏亲族为其收尸祭拜,并责令其父即刻启程往南边上任去。顾氏的叔叔,尚书右丞也被户部傅大人等参了一本,恐怕也要降职。”
“树倒猢狲散。”懿兰并不意外,转头看了眼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若闲,又问,“傅大人?傅仪逊?”
“是。”
“皇族之中不同情怜悯顾氏的倒是少见。”
檀云来给她与文若闲上茶,听了这话笑说:“可不是?大越建国之初,摄政王将有开国之功的八位功臣画像挂上黄金台,称为‘八大姓’。此后章帝与文徽太后都十分倚重这八姓之家,皇室宗族多与之联姻,日渐根深蒂固,成为高门。”
八姓高门的说法懿兰早先也在宫外听说过。可即便是她父亲读贯古今,也对本朝政事讳莫如深,“莫谈国事”是他们这些老学究的自保之道。所以懿兰并不清楚。
于是她问:“是哪八姓?”
这倒真难倒檀云了。她笑说:“八姓之显赫也是两百年前了,至今虽依旧是高门,却早没了昔年那样占据过半朝堂的局面,奴婢并不十分熟悉。只知道佟氏、陆氏、顾氏这三家。”
文若闲校对完一卷账簿,停笔起身朝懿兰行礼:“贵嫔若想听来解个乏,臣妾倒是能说上一说。”
懿兰想起来了:“你爹是吏部主事,必然最是熟悉这些。且与我说说。”
“是。”文若闲淡笑着应声,坐下与懿兰细说:
“这八大姓中第一大姓便是佟氏。章帝继后、仁帝第三位皇后,还有先帝第一任宜慎皇后,皆为佟氏女。而今佟氏族人有在京为官的,最高大约也只是四品鸿胪寺少卿。倒是另有一位佟大人,任江宁布政使,为一方封疆大吏。”
“江宁?”懿兰对这个地名异常敏感。
“是,听闻如今困守江宁城中,与贼首分庭抗礼。”
“倒是一位忠贞之臣。”
文若闲接着说:“第二大姓当属陆氏。仁帝继后、宪帝继后、睿帝继后皆出陆氏。先帝登基前的正妻也出自陆氏,只是没等先帝登基便去了,后被追封为宜穆皇后。还有就是皇上生母,宜成皇后,也是陆氏女。”
懿兰微微眯起眼:“算上如今的中宫皇后,一门六后。”
文若闲笑了笑不予置评。
“你接着说吧。”
“是。”文若闲颔首,“其下六姓便难分先后。如今承香殿里住着的庄太夫人母族吴氏亦是八姓之一。因开国摄政王生母便是吴氏女,吴氏一族曾经极度显赫,摄政王病逝后便走了下坡路。臣妾记得宪帝元后与高宗继后俱为吴氏女。
“温惠皇后胡氏,亦是八姓之一。只是族中子弟不比别家众多,人才凋零。高宗皇帝的元后亦是出身胡氏。
“这两家在朝中权势也早不比当年,只倚着八姓之尊,多与皇室有姻,勉强支撑。”
“所谓的勉强支撑,也高过寻常百姓千万倍了。”懿兰淡淡开口。
文若闲看她一眼,颔首说是:“贵嫔娘娘出身阡陌,知晓黎庶艰辛,能够约束宫闱奢靡之风,是大越幸事。”
她这话与旁人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不同,懿兰听得出,文若闲字字真心。
于是她也不由看了文若闲两眼,笑了笑:“只本宫知道有什么用呢?你以为本宫为何近来不爱看账簿?是因有孕?”
文若闲显然比那一对绣花枕头聪明,她开口:“贵嫔是觉得一人之俭不足以救天下?”
“哪里是不足以?是荒唐可笑。”懿兰勾了勾唇,却笑不出来,“你说静长公主看不出这荒唐么?未必吧。可她也没有法子,只能是以杯水救车薪。”
“而今长公主掌权,待他日贵嫔生产后大约就是贵嫔掌权,娘娘可以一展抱负,肃清宫闱。”
懿兰看她两眼,只说:“或许吧。”
文若闲看得还不够远。
陆灿出身高门,在乎皇家的面子,于是做不到事事节省,可这绝不只是陆灿这个皇后的问题。
傅仪宁天天说缺银子,天天说要节俭,惩治贪官也算果决,可真到了皇亲国戚奢华无度时他又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更不必说那一众叫不醒又没法开罪的皇族宗室。
懿兰没有深入这个话题,叫她继续说。
“贺氏最显赫的时候在章帝朝与仁帝朝。仁帝元后便是贺氏女,其父位列一品中书令,为太子师。只是后来元后身死、太子被废,贺氏一族被牵连没落,如今子弟多在地方为官。
“至于顾氏,也与贺氏相当,在仁帝朝时极为显赫。仁帝诸子中有不少都娶了顾氏女为王妃或侧妃,其中也包括那位废太子。太子被废后,顾氏同样受牵连,虽不及贺氏自此搬出京城,却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