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的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三种主要经济成分之一。
过渡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与主要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1952)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的一面,又有拥护共产党领导,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二、一化三改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考验: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致力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坏的国民经济。
2.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继续追缴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权。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
3.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4.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东方世界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经此一战,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中国人民真正的扬眉吐气,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5.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国营经济的建立,对私营经济的改造以及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为后来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6.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除旧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