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筠这日去找浮光时,浮光正在抄写经书,崔筠将一荷包往他书案上一放,自己坐在旁边看浮光写字。
今日浮光抄写的是一本诗集,崔筠见他手腕轻悬,下笔如游龙,暗想他如此抄书是常态。静静的看了一会,直到浮光抄完这篇,小心将写过的纸张放在一边,崔筠弯腰看那未干的墨迹,问他:“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些?”
浮光也不隐瞒,略一思忖道:“从你那次病后。”还是刚从瓢泉山庄回来,叔母王夫人将崔筠赶到柴房,崔筠那时恰好病了,浮光将一只匕首当了才换来银钱买药,那之后,他一直帮着书斋抄书写字,一个月也能换些银两。
他本不觉得这有什么,但见崔筠今日反常,随手将崔筠放在桌案上的荷包拿起,发现里面竟是沉甸甸的几碇银子,看了一眼崔筠,发现崔筠也在看他,面上只装作不解,笑问道:“姑娘哪里来这么多银子?”
崔筠也不说话,见他一副自若神态不当回事,忽然就有些恼了,气道:“这不是你的银子吗?我尚书府还没缺银子到这种地步,需要你去抄书换银子!”崔筠一直以为这么多年来,是自己给了他安身之所,所以理所当然享受着他的好,没想到反而是他处处准备。
见她要走,浮光忙上前要抓住她,“好端端的我要这些银子做什么?”
崔筠一扭头,任他抓住,“那我也不要。”
“砚台呢?”浮光想起什么。
“还回去了。”
崔筠低着头,她一进门就看到浮光穿的还是几年前的灰布道袍,他本来就瘦削,现在年纪大些,身量长开,衬的这袍子窄促许多,一双手伸出来能看到削刻般的腕骨。
这样看了一眼,心中更加气闷,如果需要用他抄书攒下的银子买砚台,她宁愿给爹爹买一只普通砚台。
“就为了换回这些银子?”浮光已经猜到了这些银子的出处。郑重对崔筠道:“几年前姑娘病时,我便决心攒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我边抄书边读书,字也练了,书也读了,有什么不好,听说崔大人要回来,我也想出一份力,银子花在这里,很值得。”
崔筠听他说的真诚,火气消了大半,但也说不出道歉的话来,只留下一句:“你现在做官也需银子,这些你拿着,莹玉姐姐给了我十两银子,我就换了一只十两银子的砚台,也不是不可以。”她说完看他一眼,“有多少银子做多少事,我明白的,浮光。”
浮光忍不住想摸摸她的头,但这一举动必定让她生气,生生忍住了,欣慰的看着她:姑娘长大了。
崔筠被他看的莫名,转身就走了。
从浮光那里出来,崔筠心里砰砰砰的跳,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这还是她第一次为银子操心,好像,她处理的不妥。
她本来没打算还砚台回去,昨日跟莹玉回府,她随意对莹玉说了一句:“姐姐令人将银子还给浮光罢!”谁知莹玉竟踌躇起来,沉吟半晌为难道:“近日府里支出多,一时拿不出这么些银钱。”莹玉说着见崔筠脸上惊疑不定的神色,有些不忍心,转而道:“不过买砚台的银子总是有的,你等我半日,我将银子给你。”
崔筠觉得莹玉有些奇怪。又说不上怪在哪里,叫来阿照,让她留意莹玉行踪。
过不多时阿照发现莹玉的婢女晚夏出门,悄悄跟着,发现她竟是去了一家当铺,晚夏走后,阿照去问过才知,晚夏来当了一只镯子。
阿照将此事同崔筠说了,崔筠没说什么,照样晚间抚琴,之后令阿照明天一早先去墨仙斋退澄泥砚,再去赎回莹玉的镯子,剩下的银子才拿来给浮光。
将银子还给浮光之后,崔筠并没有觉得轻松,到了晚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夜里见月光疏疏落落的洒进来,天色朦胧,披衣向北方看,只好安慰自己爹爹就要回来了,她所有这些难堪的时刻终于会过去。
一大早,崔筠带着阿照出门,她本想悄悄出去,却在门口碰见浮光,浮光什么也没有问,接替阿照扶她出去。
“要去哪里?”
崔筠看着浮光,不知如何作答,浮光并不等她回答,对车夫道:“去歌尽桃花。”
“你怎么知道我要去那里?”崔筠着实有些惊讶。她实在睡不着,想趁着天早无人,去张小五那里,没想到浮光竟知她心中所想。
“姑娘抱着琴,还能去哪里呢?”浮光不知崔筠那里发生何事,但是见阿照进出府邸两回,自己早上也不安心,早早等在门口,果然等到了崔筠。此时见她脸上有些倦色,不禁有些好奇问道:“姑娘在忧愁什么?”
崔筠摇摇头,她父亲就要回来,现在的日子是她期盼多年得来的,她有什么忧愁的呢,但实际上,她确实在焦虑、忧愁,到底是为什么?
见她不回答,浮光也不多问。马车很快到了歌尽桃花,这里还保持着多年前的样子,浮光让马车等在外面,自己抱琴进去。
在张小五和琴台牌位前敬了一炷香,坐在桃花树下抚琴至旭日高升,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