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教她认认,什么叫‘规矩’。”
* * *
按照大京习俗,新郎官成亲当日不光需亲自带着聘礼,前去接亲;
在新娘子下轿入门拜堂前,也是有诸多的“彩”,是需要一步步去“讨”的。
但三年前,恭王府却以世子身体抱恙为由,只派出了王府管家前去接亲。
这一举动,引得围观百姓们一片哗然。
那些迎亲的流程,从头至尾,就不曾出现一个正经主子;
这恭王府的态度,显而易见。
那一日,原先那些准备沾沾喜气的围观群众们,也都转为看起了闹剧。
虞懿行就这么不管不顾,自己掀开了轿帘,扯下了火红的盖头,踏进了恭王府。
不过,这张半夜三更就被按在椅子上,由皇家御用的喜娘涂涂抹抹的脸,现下却是被泪水冲刷得——
惨不忍睹。
只听虞懿行哽咽着话音,向一旁目瞪口呆的王府管家问道:
“何处拜堂?”
就这样,在拜堂处耗费了约莫两炷香的功夫,仍不见那新郎官;
连着恭王与恭王妃,那都是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出现的。
事已至此,恭王夫妻二人,仍坚持将场面给圆得滴水不漏。
“当年塞北一别,迟迟竟都长得这般大了。”
恭王妃走上前,对于今日的情况,没有一句解释,只一副垂泪却无泪的表情,亲昵地牵起虞懿行的手,感叹道:
“好孩子——”
那日的洞房花烛夜,也是虞懿行与鞠衣一同度过。
主仆二人饱餐了一顿,又睡了个踏实的觉,第二日,才被王府婢女唤醒。
不知为何,那原先说会出席婚宴的皇帝,也没出现;
不过作为被赐婚的世子妃,第二日需得进宫谢恩的规矩,却是变不了。
窃窃私语在鞠衣出现后中断。
婢女们企图从这明晃晃被打了一日脸的世子妃身上,看到所谓“打击”;
却未能如愿。
虞懿行在外人面前,永远是一副恬静而脆弱的模样。
她拿出乖顺听话的姿态,任由各怀心思的婢女们替他穿戴齐整,然后头也不回地踏进早已等候了多时的入宫马车。
变数总来得那么意想不到。
宽敞的马车内,布局精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虞懿行第一时间,就想要向那热茶点心处钻去,却在转眼间,见角落里,正盘腿端坐一人。
这下,刚要出口喊鞠衣的声音,变成了一记惊呼。
马车稳稳向着皇宫驶去。
虞懿行抿了口温热的茶水,捻起了一块糕点,就要往嘴里送去;
却在这时,身旁那尊如摆件的曾释青突然出声。
当然,只是短暂的“嗤——”,那么一下。
虞懿行挑了挑眉,转过身,毫不掩饰地端视起这个自儿时一别,便不曾再见过的世子。
外头天色还未彻底亮起,记忆只留大概轮廓,模糊的五官开始与面前之人重叠,依稀可见儿时那温润如玉的邻家哥哥模样。
但——
曾释青察觉到对面直白的视线,睁开了眼;
只那么四目相对,看得虞懿行一愣,很快便收拾好了表情,同他打起了招呼。
“释青哥哥多年不见,听闻你身体抱恙,现下可好些了?”
马车内自是无人应答。
曾释青只重新闭上了眼,靠在角落,闭目养神,对面前的虞懿行,听而不闻。
沿街路过一处闹市街口,外头此起彼伏的交谈吆喝声,引得虞懿行压不住好奇心,挪了位置,就想要借车窗去看上一看。
一个颠簸,车夫为了躲避摊贩,紧急拉停。
虞懿行毫无防备,一下扑进曾释青怀中。
变故打得二人措手不及。
顺着惯性,曾释青毫无防备下,也一并滚倒在车厢内。
茶盏翻滚,打落至二人身旁。
趁着马车停稳,虞懿行着急忙慌地扯了自己的帕子,就要去给曾释青擦拭。
大抵是没料到虞懿行下意识会去关注他安危的举动。
曾释青就这么任由着一脸担忧的她,替他擦拭那被茶水给浸湿了的袖子、手腕、掌心,手指。
随着虞懿行的动作一顿,曾释青也后知后觉,别扭着收回了手。
一直到入宫,都没再同虞懿行开口说上一句话。
后来,恭王世子在第二日进宫谢恩时,便自请前往西边战事泛滥、疫症严重之地支援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
就这样,这桩相看两厌的赐婚,在三年间,一直霸占着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知何时,城内一处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