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调教大唐> 第114章 没得商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没得商量(1 / 2)

“唉,社稷痛失顶梁柱啊,卿还请节哀,本宫准你即刻赶赴代州,来人,准备好三千贯飞钞,让薛卿带上。”

尽管很舍不得让薛讷离去,奈何,这是孝道,不能阻止,李贤也只能含泪准了。

“谢殿下隆恩,微臣告退。”

薛讷明显心急如焚,根本没在意赏赐的多寡,在重重地磕了个头之后,便即就此退下了堂。

“呼……”

望着薛讷离去的背影,李贤有些烦闷地长出了口大气,

要知道他本来还想着等水师那头完成了新舰适应后,便即挥师东瀛,马踏富士山。

但现在,这计划闹不好就得落空了——就目下来看,除了薛讷之外,就没人可以在他征战东瀛时,稳守辽东。

一句话——能力够的,资历、威望不足,资历够的,能力又不足。

若是王方翼还在麾下,那,一切都不是问题,奈何,高句丽故地已经与辽东彻底切割了。

“殿下,薛将军此去丁忧难免,骑军统领出缺,须得尽快拟定继任人选,以免争端。”

尽管看得出李贤的心情不是太好,奈何事涉军心稳定与否,魏思温却是不得不从旁提醒了一句。

“嗯,卿看何人合适?”

骑军倒是好解决,无论是李图鲁还是李多祚,都是难得的骑战高手,他俩谁上任,李贤都能放心。

但现在,根本问题不是骑军,而是整个辽东军该交给谁来统领

“李图鲁粗中有细,个人武勇也只在薛将军之下,微臣以为当可胜任。”

魏思温总掌军略,对下头的诸将之才干,自是心中有数。

“也行,那就先让他试试好了,步军这头让徐进先管起来,大局方面,就辛苦卿总揽了。”

没有合适的领头羊,那就干脆来个集体领导好了,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到时再看怎么调整也罢……

契丹与奚族按说都是营州都督张玄遇所管辖之民,但,在李贤的威势面前,张玄遇根本不敢露面,甚至连派使者过问一下战事都不敢,就只猫在柳城装聋作哑。

没了此人的干扰,辽东军的撤兵行动自是相当的顺遂——在派出骑兵收拢了两族各部落民众后,李贤便即率部迤逦地往辽河边撤。

只是,在半道上,高宗的诏书到了,要求李贤不得对契丹、奚族擅动刀兵。

但,这诏书无疑已是马后炮了。

李贤上本言称奚族已降、契丹已灭,两族民众将会迁往辽东,并全部改汉姓、入汉籍,从此后,再无契丹与奚族。

“媚娘啊,贤儿这事办得其实并不差,是朕的诏书到得迟了,姑且就这样也罢。”

高宗本来就对契丹与奚族看不顺眼,之所以下诏,完全都是武后一力坚持的缘故,如今李贤既是已全胜,他当然不会见责。

“陛下,臣妾以为贤儿将两族并入我汉籍一事太过荒谬了些,不止是那些羁縻州(府)会因此起疑惧之心,更令我汉人血统混杂不堪。”

“且,两族百姓都是营州之民,无故被迁往辽东,怕是有所不妥罢,一旦各州都如此自行其是,那,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吗?”

武后哪肯就此善罢甘休,要知道算上这近三十万人,辽东的人口总数一下子就超过了二百二十万。

再算上辽东强大的军火生产能力,随时都能整编出三十万以上的精锐兵马。

而朝廷这头呢,因着去岁遭灾的缘故,火器工坊才刚有了个雏形,距离能量产还远着呢。

一旦高宗有了个好歹,那,她该拿什么去对抗李贤的无敌铁军呢?

所以,不管怎样,武后都绝对不能坐视李贤将契丹与奚族一口吞下。

“唔,那就让张玄遇去跟贤儿协商着办好了。”

高宗皱着眉头想了想,也觉得武后这话有那么点道理,不过,要他再下诏去呵斥李贤,那也绝无可能。

他可不想方才刚有所改善的父子关系再次闹僵。

“陛下圣明。”

对这么个决断,武后当然不会感到满意,只是,这一见高宗脸上已满是不耐之色,她也只能另想它法了……

三月二十日,辽东军全部撤过了辽河,其后数日,辽、西平两州各县都在忙着安置近三十万移民。

困难当然不小,不过好在松辽平原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善,官府储备的可供开荒之地不少,空置民房也不缺——突厥、契丹两族战俘这一年来可是在各县盖了不少粗胚房,倒也不愁安置不了。

与此同时,昌图城的移民也已同步展开,各县抽调多子家庭中的成年次子、三子北上昌图,不单无偿给予土地、农具、耕牛以及足够生活半年的给养,还给予三年免税之政策。

有鉴于条件之优渥,二万余被选中的青年以及部分原契丹、奚族民众倒也没什么太大的不满,在官府的安排下,陆续北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