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极品太子> 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重重疑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重重疑团(1 / 2)

对于死人,刘封其实没什么兴趣,更何况还是与汉军为敌的亡国之君,死了对于大汉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省得费心去安排。

如果没有献象侯早上的一句话,刘封根本不会对于阗王的死有什么怀疑,只会将其厚葬,至于他是如何死的,恐怕也不会有人在乎。

从今日于阗群臣和那些侍卫的反应来看,似乎没人发现于阗王是被人所杀,这件事也马上会随着尉迟乌波的埋葬而消失在尘土之中。

但献象侯主动说出此事,而且是在刘封身旁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暗中禀告,是想为于阗王报仇,还是撇清关系?

表面上看来,献象侯是怕刘封万一发现于阗王并非误杀,追查起来难逃罪责,当时的主降派只剩他一个,而且在朝堂上与国王有所争执,一旦查出来,他的嫌疑最大,如果故意隐瞒,到时候更是百口莫辩,不如主动交代,撇清干系。

但仔细一想献象侯此举绝非如此,他是主降派,首先汉军不会为难他,即便真是杀了国王投降汉军,虽说会有民怨,但对刘封来说同样是有大功之人,就算众人指责,刘封也会全力保住他。

排开他撇清自身嫌疑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献象侯不想让尉迟乌波含恨而死,毕竟两人还有骨肉之情,投降之际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了,献象侯心中不忿。

但他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件事的可怕,能无声无息在王宫中杀了国王,很可能朝堂中就有这人的耳目,取他的性命恐怕也易如反掌,即便献象侯不怕死,可以寻求刘封的庇护,他的家人妻儿也会十分危险。

献象侯已经没有能力为国王伸冤,更不敢当众向刘封告密,只能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向刘封点破此事,自己置身事外让刘封去找出这个凶手为兄长报仇。

殿前禀告过军务诸事以后,献象侯便以兄长丧生为由回到府中闭门不出,与外界暂时断绝一切关系,表明自己暂时不会参与任何争执。

当然也不排除献象侯贼喊捉贼,故意搅乱人心,另有所图的可能性,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一切都是个谜。

半年多时间,西域南路已经打通,除了于阗稍有实力之外,其余几个小国不堪一击,大多数的时间都还是消耗在行军途中。

历朝西征的困难,不在于对手的强大,而是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一路上消耗的人力物力比战争还要多出三四倍来,如果没有刘封在十年前就布局谋划,远不会如此顺利。

丝绸南路至于阗算是一个终点,伤亡的士兵也需要抚恤,人马需要休养,本以为进城之后可以好好休息一番,却没想到又出了这么一件事。

如果不知道还则罢了,既然献象侯透露消息,就必须要给他们一个交代,尉迟家族在于阗根深蒂固,于阗王的死也很可能牵涉到隐藏在暗中的一些势力,这个隐患要一并铲除。

思索一阵之后,刘封命唐坚带人再次到宫中去检查于阗王的尸体,如果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应该就是毒杀,西域稀奇古怪的歪门邪道极多,毫无征兆地毒死一个人也不是难事。

唐坚久在西域,熟悉江湖中的各种伎俩,从威震西北到远走西域一手建立唐军,他的阅历和实力毋庸置疑,除了机关术之外,唐坚的另一个绝技便是用毒。

现在整个王宫都被汉军掌控,唐坚带人潜入王宫不算什么难事,瞒着那些宫人调查于阗王的死因,就是担心打草惊蛇,初入西山城中,敌我难以分辨,连献象侯都如此谨慎,查找这个狡猾的凶手更要隐秘。

杀人需要动机,尤其是杀掉于阗王更要冒极大的风险,除非他能得到的利益大于这个风险。

尉迟乌波将成为亡国之君,似乎没有什么更大的价值,在这个时候杀掉他,实在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但反过来一想,如果没有献象侯发现异常,大家都认为于阗王是畏罪自杀,一切顺利进行,这背后受益最大的人会是谁?

想到此处,刘封心中一动,似乎抓到了重点,想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什么用,但顺着于阗王埋葬之后的于阗形势这个思路找下去,或许就能找到幕后之人。

广德侯很少参与朝政,一心事佛,与世无争,骊归侯已死,中于侯远在大宛,尉迟家族的事情都将由献象侯来掌管,这么看来,归降汉室之后受益最大的就是献象侯,但他为何又要揭发此事,引火烧身?

一切仿佛陷入了死循环之中,刘封不相信献象侯故意监守自盗杀死于阗王,设下迷局来试探刘封和汉军的能力,没有人会用这种无稽的闹剧冒险,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极大的利益。

想来想去,还是一筹莫展,一人之智毕竟有限,而且眼下掌握情报也太少,只能等唐坚找出一些线索之后再做推断了。

不觉之间月华如水,照进窗棂,一日各种处理军务,刘封此刻竟然毫无睡意,正好夏夜清爽,干脆到院子里打了一趟五禽戏,自从发现华佗暗中传授的这套健身之法对麒麟枪法有所帮助之后,刘封练习得愈发勤快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