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大宋:朕即天下> 第三十章 顺势而为(求追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顺势而为(求追读)(1 / 2)

眼见官家迟迟不语,雷允恭的心渐渐沉入了谷底。  难道赌输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赵祯放下了手中的书信。  “你也看看。”  “小的僭越。”  一听官家没有动怒,雷允恭长舒了一口气。  紧接着,雷允恭微微向前挪动了两步,拿起御案上的信件,站在原地捧读起来。  然而,他看着看着,额头上就不自觉的冒出了一层细汗。  扑通!  下一秒,雷允恭毫无气节的跪伏在地,颤颤巍巍道。  “官家,小的……小的绝无弄权之心。”  赵祯低头瞥了一眼雷允恭,眼中满是无语之色,三十多岁的人了,一点悟性都没有。  自己有责怪的意思吗?  也不知道他这个内侍押班的位置是怎么来的。  “雷家哥哥,你且先起来。”  赵祯缓缓起身,扶住了雷允恭的肩膀。  “让你看信,只是让你去调查一下,看看外朝发生了什么事。”  雷允恭慢慢爬了起来,噙着泪水道。  “小的驽钝,曲解了圣意。”  “一人之断制,所见有限,犹如目之一瞥,岂能尽万物之情乎?”  望着躬身的雷允恭,赵祯拍了拍他的肩头,语重心长道。  “往后,你我君臣二人,当同心协力,共参大事。”  听到这话,雷允恭顿时感动不已,他书读的虽然不多,但官家话里的意思,他还是明白的。  一人之见,有限,官家这是让自己成为天子之耳目。  何为耳目?  自然是心腹股肱之臣!  他,赌赢了!  赢得了官家的信任!  随后,雷允恭弯腰长揖,涕泪交加道。  “陛下之恩德,臣纵死,亦难报也!”  对于雷允恭的马屁,赵祯未置可否,马屁,在他这里不顶用,他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  “去吧,用心做事。”  “臣谨遵圣喻!”  雷允恭又是一礼,而后维持着躬身的姿态,缓缓向殿外退去。  ……  ……  崇徽殿。  昨日政事堂发生的事,同样传到了刘娥的耳中。  宰相与参政,俱是执掌魁柄的重臣,一旦双方起了冲突,朝堂必然会跟着风起云涌。  不过,刘娥并不打算介入此事。  天禧年间,刘娥初次执掌大权时,面对纷杂的朝局,起初,她很不适应,那帮子文臣,彼此之间争斗不休,闹得她脑壳疼。  后来,她向先帝讲述心中的烦闷。  结果先帝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  【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是非。】  听到这句话,刘娥瞬间顿悟了‘御下之道’。  有了先帝的提醒,她再翻看本朝过往的时政要闻,立刻又有了新的感悟。  咸平年间,先帝以张齐贤为首相,李沆为次相,究其原因,便是两人彼此不和。  后来,同时启用寇准和丁谓,也是如此。  选任不同派系的人,即使不用刻意提点,他们彼此之间,也会互相监督,甚至是攻讦。  一如现在,丁谓和王曾要斗?  那就随他们去斗,她只需要稳坐钓鱼台,静静的看着即可,只要他们不将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她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况,他们斗得越厉害,自己的位置也就越稳固。  斗到关键时刻,丁谓和王曾他们,不论哪一方都会千方百计的寻求她的支持。  彼时,她只需向任何一方,稍微表露出一点点倾向性,其带来的收获绝对是远超预期的。  当然。  寇准和李迪贬官,刘娥是乐见其成的,天禧年间发生的事,至今,她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  那一次,如果不是有人及时通报,差一点就酿成宫廷之变。  况且,只是贬官而已,便宜寇准了!  片刻后,刘娥将情报放到了桌案的边角,对着林尚宫吩咐道。  “老规矩。”  “是。”  林尚宫低首上前,轻轻拿起信件,而后缓缓后退,来到内殿西侧的的烛台前。  似这等监控外朝的行为,万万不能走漏风声。  唯有呈送禁中的文字可以落于纸面,待到太后览读完毕,这些文字也得烧毁,不能落下痕迹。  ……  ……  政事堂。  丁谓几乎是掐着点上值的,作为百官之首,当然要最后一个登场。  踏入都堂内,次相冯拯、参政任中正、王曾都坐在了各自的桌案前,眼见丁谓到了,冯拯几人纷纷起身,向丁谓施礼。  丁谓表情淡然的回应了冯拯和任中正。  至于,王曾?  他直接无视了。  既然都撕破脸了,何必还继续端着?  踱步来到自己的桌案前,丁谓第一眼就看到了舍人院起早的贬官制词。  丁谓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而后眉头微皱,挥手招来一位堂吏。  “这份制词,是哪位舍人做的?”  堂吏听到召唤,上前一步,施礼道。  “回相爷,这是宋舍人(绶)所写。”  舍人院是中书的下属机构之一,宰相、枢密使、节度使以下的人事任免文件,由舍人院负责起草。  任职于舍人院的官员,一般以‘舍人’代称,也称外制,也称两制官。  丁谓冷冷道:“召他过来。”  既是中书的附属机构,舍人院的位置自然距离政事堂很近,往都堂的西南方向步行五六分钟,就是舍人院的驻地。  不一会儿,身材高大的宋绶,便步履匆匆的赶到了都堂。  宋绶是宋初名臣杨徽之的外孙,咸平三年(1000),杨徽之遗表奏补,宋绶得以荫补太常寺太祝。(注1)  此官虽然只是从九品,但品级再低,也是京官,直接跳过了选人宦海。  宋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