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张骞出塞(1 / 2)

天幕中,镜头从浮云若影的万米高空拉近,一条以阴山、大青山、大马群山为主的脉,将中国北部划分为两界,北部是蒙古高原,南部是鄂尔多斯高原。

以阴山山脉等为界限,阴山南面蓝色部分区域上标注河套文明,东南部绿色部分区域上标注着农耕文明,阴山北部广袤的黄色区域,标注着游牧文明。

山川河流,群峰绵延,竟是栩栩如生,恍若身临其境。

早已经见识过神明的手段,汉武帝刘彻仍为此震惊不已,他内心再度狂热起来,对长生的渴望如始皇帝之心,可神明高悬,遥不可及,始皇帝终其一生都没能等来长生之术,他如何才能使天幕中的神女来到凡尘之中呢?

【两出定襄之战,霍去病崭露头角,但其中有一人的功劳亦是不容小觑,那便是作为向导的张骞,正是有张骞带路,汉军才能顺利找到匈奴主力。

说到张骞就不得不提一下匈奴和月氏的仇恨。

冒顿单于年轻时曾被月氏扣作人质,待到其羽翼丰满后冒顿多次派兵攻打月氏,月氏多次被匈奴击败,大部分族人被迫向西迁徙,离开的这群人,后来被称为大月氏。

月氏人本以为逃到西域伊犁河附近就可以摆脱匈奴人的魔掌,但冒顿死后,他的儿子老上单于子承父业继续攻打西逃的月氏。

公元前162年,大月氏人遭遇了他们最屈辱的一战,不但惨败,而且他们的国王还被砍了脑袋,头盖骨被做成酒杯。

月氏因此与匈奴结下了世仇,月氏人常怨恨匈奴,恨无与共击之。

俗话说,远交近攻,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彼时,刚满19岁的刘彻就有一个联合月氏,夹击匈奴的宏大计划,他打算派张骞越过匈奴占据的河西走廊去西域联络与匈奴有血海深仇的月氏人结成军事同盟,从东西两面同时出击匈奴。

大月氏在葱岭以西,除了大月氏,那里还盘踞着大宛、乌孙、康居、大夏等国,这些国家或多或少受制于兵力强盛的匈奴。

建元二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由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

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却不幸碰上了匈奴的骑兵,他们全部被抓获。张骞被匈奴扣留十年之久,并在匈奴娶妻生子,但张骞“持汉节不失”,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交给自己的使命。

元光六年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但张骞不知在自己留居匈奴期间时,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

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人的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月氏人征服了此处的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

张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取道车师国,后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龟兹、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

天幕中,一支寥寥数十人的队伍,相互扶持,他们忍受着饥渴,忍受着酷热,行走在飞沙走石,热浪滚滚的戈壁滩上,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不少人走着走着就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张骞一行人披星戴月,历尽艰苦,终于到达了大宛,大宛王早闻富饶东方的大汉王朝,有意与大汉交好,但苦于匈奴从中阻碍,未能实现,于是热情款待张骞一行人后,便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或许是时间冲淡了曾经的仇恨,再加上大月氏新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丰足,大月氏人也习惯了现在的安逸,对张骞的提议丝毫不感兴趣。

张骞等人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只好无功而返。

不幸的是,归汉途中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初,匈奴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张骞趁机和堂邑父逃回长安,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

张骞此次出塞虽未达到远交近攻的目的,但张骞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大秦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响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当时世人皆以为广,殊不知这方世界的疆土远不止于此。

张骞用他的脚步张丈量了广阔的西域,他历经西域各国和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而且从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乌孙、奄蔡、安息、条支、身毒等国的许多情况……。】

天幕中,镜头从繁华的长安城迅速拉高直入万米高空,后又极速拉低,沿着张骞走过的路线,阴山以西,广袤的疆域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诸天万界人眼中。

嬴政不禁往前倾了下身子,他看到了距离长安一万多里处的大宛国,土地肥沃,草原辽阔,奔驰的骏马英姿挺拔,竟比大秦的马匹还要健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