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合适。”沐阳回道,那片区域,目前尚未开发,可不止五万亩地,未来想扩充到二三十万亩地都行。
“沐先生,那边的确不太合适,江对面就是工业区,选择那边,投资那么大,不太合适,还不如滨江区以南区域。”张维建议道。
“滨江区南的确不错,只是那边已经开发,甚至有不少住宅,如果不拆掉的话,影响到整体布局;但拆除的话,感觉有些浪费了。”沐阳说道,若是离市区中心近那更好,只是需要拆迁的可就多了。
“H城ZF配合星海集团选址,甚至会改动城市布局,上报之后调查再说。如果不是纯粹地搞房地产,这个智能城市的确作为一块试验田,沐先生,城市规划是一件影响后代的大事,我建议,多考察,不要急着下结论。”大老思考智能城市的意义,这么大的投资,跟建立一个新城市相差不多了。
“领导说的有道理,目前智能城市只是我心中的一个蓝图,百分百定下来要投资建设,但选址的事,真不能过急。”沐阳同意,大老说得也妥当,他有点过急了。
大老点头,他也怕沐阳是一时冲动投资。
接下来,大老觉得谈得差不多了,此次考察收获比较大,也该离开H城了。
大老离开后,沐阳把火箭发射基地和智能城市的工作交付给他,成立两个项目组,与H城和宁城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
星海集团火箭发射基地,计划投资一千亿元,比几年后GUO家第五个发射中心两百亿投资还要多,主要是沐阳对发射基地的要求和设备要求更高,如果仅仅是建筑建设,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
象山在气候和纬度上都十分有利于航天任务的发射,周边的交通环境十分的便利,有利于各种设备的运输和调整,除此之外,临近海洋,火箭在发射的过程中脱离的残骸可以直接掉进海洋里,减少了残骸破坏居民房屋的风险。
而且因为其临近海洋,海运也会十分地方便,而一些大型设备,公路是不好运输的,海运就能够很方便地完成。
沐阳称火箭发射项目为“星海火箭中心”,如此一来,几年后,GUO家第五个发射中心就得另外选址了,或者也不用再建设了,本来建议目的就是满足商业火箭发射。
星海集团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开始火箭发射选址的事还是曝光出去了,也没法隐瞒。
“星海集团计划发射火箭卫星?”
还是引起各国媒体报道和关注,主要是星海集团这个机械领域的霸主开始进入航空航天,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不过,还是有不少媒体不看好星海集团能够发射卫星,毕竟目前能够自主研发火箭并发射卫星的GUO家就那几个而已,如果加上联合发射,那就多几个GUO家。
但一想到2010年,马丝克的太空公司研发的火箭成功将“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也是全球有史以来首次由私人企业发射到太空,并能顺利折返的飞船。
这么一对比,好像星海集团发射火箭卫星并不难。
这一世,有星海集团的干预,为特丝拉公司提供新能源电池,星海集团和星海投资公司一共占了特丝拉18%的股份,特丝拉公司发展同样很顺利,只是,由于悍马EV,特丝拉的销量并没有像沐阳上一世那样火爆,利润率低很多。
按照历史轨迹,马丝克将在今年或明年提出“星链”计划,将向近地轨道发射1.2万颗卫星,建立完善全球的互联网通信服务。
到了2020年,马丝克又宣布,未来星链计划将增加3万颗卫星投放,这就使星链计划的卫星投放量达到4.2万颗!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总体上向太空近地轨道发射的卫星总量也不过1万颗而已。主要原因还是传统的卫星耗资巨大,发射一颗卫星动辄投资也要几亿甚至几十亿以上。
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发射卫星太烧钱,没有哪个GUO家有能力去霸占太空近地轨道资源。
但是,马丝克的太空公司在可回收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让发射卫星的火箭可以回收多次使用,让火箭不再是一次性消耗品,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卫星的发射成本。
依仗掌握了可回收火箭的技术优势,马丝克打着“公益行为”招牌以最低的成本批量发射廉价的卫星——每颗卫星成本不过区区100万美刀,4.2万颗卫星总成本不过420亿美刀。
按照权威估计,地球近地轨道最多可以容纳6万颗卫星,如果让马丝克4.2万颗卫星都得到发射,光是他的公司就将占据70%的近地轨道资源,这些廉价的卫星就算不干活也将塞满太空近地轨道,活脱脱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典范。
一旦将4.2万颗卫星全部送上天,近距离接触事件的发生率将达到90%。到时,太空将会变得一团糟,卫星碰撞的概率大幅提升。
在未来几年,星链卫星抵近华国空间站的事可不少。
实际上,国内对马丝克的星链很不满意,谁也不愿意让那些卫星存在。
但那又怎么样,太空谈不上是谁的地盘,谁有能力就上。
沐阳从口头上警告马丝克,让他不发射火箭卫星,这怎么可能!
对方不可能听沐阳的。
星海集团干预了特丝拉的发展,让马丝克少赚了很多钱,的确有效阻碍了他的星链计划。
但是,这远远不够。
另外,老外绝不允许星海集团发射上万颗卫星,可以说是官方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但就是这么霸道。
既然不允许星海集团搞,马丝克的星链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星海集团搞出空天飞机,也不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