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管理和技术总监、总工程师之类的岗位,马由没有设置非华人华裔不录用的条件。因为他会根据每一家企业,专门设计严密的安防设施,尤其是他现在已完成了全球人工智能布局后,更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化安防系统。他有充足的信心,让这个世界最顶级的商业间谍也无法真正得手。
下午5点,马由结束了最后一组人员的面试。在张兴国等人陪同下,马由一行人前往“蓝星科技园区”视察。这是他今天倒数第二个工作行程。
上车后,马由就微闭双眼,准备假寐片刻。
从早晨7点多开始查阅招聘人员资料,思考各种考核问题。到现在已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他也感到了一点疲倦。若只是一般性的工作,哪怕是做严谨的科学实验,凭他现在近30%的脑域开拓度,也不会有这么疲乏。但在面试时,他一边回顾每一个人的资料,一边针对性交流问题,还要观察所有人的表情和反应,同时开启着心灵感应。可谓一心多用,非常耗费心神。
不过这时他的大脑有些兴奋,无法入睡。今天的招聘的人才,比较第一次全球招聘会,人员整体素质有所提升。或许是得益于蓝星集团这一两年时间,异军突起,在软件及互联网行业独领风骚,吸引了不少海外华人的关注。
这也更加说明了企业的知名度尤其是美誉度,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当然,马由给出的薪金水准也非常有诱惑力,普遍达到甚至超过大多数西方国家相应岗位的薪金标准。即使工作地点在国内,同样也是境外的工资标准。这让了解华国国情的应聘者们非常高兴。
90年代华国的生活成本极低。据测算这时的600元华币,就相当于20年后的1万元购买力。加之蓝星集团承诺逐步提供住房、定期免费体检及日常健康状况监控、帮助解决小孩就学等福利,应聘者几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哦,找对象除外。综合这些隐形费用,蓝星集团给出的薪酬远超国外同类岗位水准,且更加人性化。
通过面试,不少英才给马由留下深刻印象,如德国慕尼黑大学硕士魏明礼、麻省硕士詹飞、牛津博士蒋晓东、剑桥硕士郝建波、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博士陆大地、沃顿商学院硕士赖重冲、耶鲁大学博士郑永信……等30多位应聘者。几乎囊括了世界大多数知名大学出来的学生。
他们毕业后,在国外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了3年以上,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通过星儿复核,之前工作所在机构或企业,评价都比较高。
这次招聘的人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年龄普遍年轻,平均仅27.6岁。这也可以看出大多是真正的天才。假以时日,这些人很可能成为蓝星集团未来的高层管理和技术骨干。
马由通过这两次成功招聘,对“华人人才库”建设,有了更多的期盼。
事实上,除了少数青年学生经不起一些诱惑外,只要国内给出的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及待遇条件,大多数留学生还是愿意回来。尤其是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他们有了一定阅历,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华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类似,总是受到一些人的歧视。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心理承受能力再好,多少都有些负面压力。
不少人回国或与国内亲朋好友交流时,总说国外这好那好,其实大多还是出于自尊。不愿意告诉家人和朋友,自己在国外的真实处境。他们能完成学业,无一不是天之骄子。在外吃了瘪,也只能自己承受。
此外,近些年有很多科技领域逐渐对华人设限。比如与航空、航天、军工等敏感沾边的众多行业和实验室、高科技企业,大多不招收华人留学生,甚至有些连米籍华裔都不录用。有国家投资背景的研究机构或企业,审核只会更加严苛。
就算进入了非敏感企业,想要融入当地社会,也会有一些困难。或许那些白人当面对你彬彬有礼,但他们骨子里莫名的高傲,造成无论升职、亦或薪酬待遇调整,都很难给予正确的评价。平常同事、邻里之间生活中的交际,也可能因民族天性的差异,存在不同程度的隔阂。
除去那些相对低端、辛劳的工作岗位。华人、华裔的工作机会较多的反而新兴的IT行业。虽也是高科技范畴,但这个时代正是起步阶段,企业数量众多,在没有研发出对国防、军工、国家安全有关的产品前,没有那么多的敏感度。
想到这里,马由对“海外华人人才库”的重视度,再度提高了一个档次。
既然想到了要密切关注在米国科技界的华人专家学者,马由就让星儿找出前世同时期及21世纪前期,华人在米国的大数据,以及重点筛选在米国的知名华人,他计划专门设立一个定向招揽这部分英才的部门,完善及强化“华人人才库”的工作职能。
星儿很快将查询及筛选后的统计结果显示出来,马由发现在米国的华人专家学者、企业家或其他行业有一定成就的人士,数量相当惊人。
例如,在顶尖材料领域世界前100名专家中,有15位华人。且排名前6名都是华人。前百名中只有2位回到华国工作,其余13人全部在米国。在米国芯片领域中,排名前五的顶尖芯片材料专家,他们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