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本地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更何况像俞成礼这样的商人能在本地不受限制地到处走动,随意与人接触,那平户的实际状况自然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马正平的手下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很容易就能找到许多亲历者,可信度也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手下讲完自己获取消息的经过,马车已经到了落脚的旅馆。马正平却没有休息,继续详细询问本地的状况。
据马正平所知的情况,山陕盐商所拥有的火枪便是由平户的日本人提供,而海汉人的行动是否完全杜绝了山陕盐商的武器来源,对他来说是必须要落实的重要信息。
但有关平户兵工作坊的消息,已经是属于军事机密的范围,就连海汉从当地俘获的武器匠人也全部另行安置,所以几乎没有相关的信息流出到外界。虽然马正平的手下在舟山用心打探,但没有能够接触军中高官的渠道,也就完全没办法了解到这些关键信息。
这不禁让马正平略感失望,如果要设法找官员通关系打探消息,那不免又得大费周章。他现在认识的官员也就杨运一个,而杨运并非军官,管的是商贸活动,马正平觉得即便找上杨运也很难打听到确切的消息。
不过马正平这次来舟山要办理后续的事务,本来就得去拜访杨运,他寻思或许能让杨运居中介绍几个军官给自己认识,当然如果能接触到杨运的上司石大将军,那就最好不过了。说干便干,马正平便让手下去准备礼单和拜帖,等天黑之后便去求见杨运。
之所以要等到天黑再去,那当然是因为马正平并不想去杨运办公的地方抛头露面,而是准备直接去他家里作私人性质的拜访。这样双方讨论的时候可以更直白一些,也不用将话题都局限于工作范围。
“马老板,好久不见,一向可好?”
当天晚些时候,马正平总算是见到了杨运,眼见对方的态度还是挺热络,马正平也放心不少,拱手应道“多谢杨大人关心,在下最近回了一趟扬州,今天才到舟山。”
寒暄落座之后,杨运便开门见山地问道“马老板这次到舟山马上就来找我,不知所为何事?”
马正平道“一来是带了一些扬州特产过来,顺便给杨大人请安。二来是想请示一下,如今是否可以在舟山购置地皮修建商栈了。三来是之前与大人所议定的合作事宜,是否还需要做什么改动。”
马正平见杨运直奔主题,也就不兜圈子了,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他送的土特产当然值不了几个钱,不过那也只是掩人耳目的东西,真正的礼品其实是五百元的海汉纸钞。杨运既然收了礼,马正平也能安下心来跟他讨论这些话题了。
但关于火枪交易的事情,马正平并没有立刻提出来,打算稍后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问出来。
杨运应道“马老板如果没改主意,那我们当然很欢迎马老板在舟山开设商栈长期经营,抽时间到商务处来办理相关的手续就行了。至于我们之间的合作,我记得马老板当时是表示要回扬州与其他盐商再作商量,不知道是否有了结果?”
两人上次会面的时候,便大致谈定了盐业方面的合作事宜,主要的内容便是扬州盐商今后的进货渠道要以舟山殖民区下属的盐场为主,海汉盐在在扬州盐商销售量中所占的比例要维持在七成以上。
当然协议中所指的“扬州盐商”并不包括扬州的山陕盐商集团,而是特指以马正平为代表的徽籍盐商。毕竟海汉与山陕盐商之间的关系已经基本不可调和,而徽籍盐商则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合作对象,海汉也需要有这种渠道分销商来打开海汉盐在长江以北地区的销路。
马正平道“在下回到扬州后召集熟识的盐商们一起商议了杨大人所提的方案,大的合作方向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一开始就要从舟山购入大量海盐来维持这七成的售例,会让我们不好向官盐盐场那边交差啊!”
杨运笑道“马老板不会以为我对扬州那边的盐业一点都不了解吧?这又不会影响你们从官盐盐场进货的数量,怎么会有人为难你们!”
马老板被杨运当面点破,好在他脸皮够厚,倒也毫不慌张,又给出了另一个理由“扬州同行们担心舟山这边供应不稳,所以觉得还是需要维持原本的供货渠道。”
杨运脸色微沉道“我们提议先以七成的比例开展合作,就是给你们留了退路,让你们继续维持跟官盐盐场的关系,免得完全脱节了会害你们不好操作。要说供货,就算再多几个扬州,我们也能一并供应,哪来的供应不稳之说!”
扬州盐商过去所卖的盐,一多半是用盐引从官盐盐场进货。盐商交钱给官府取得盐引,再凭盐引到盐场支盐,然后再把盐运往指定的地区进行销售。真正值钱的其实不是盐,而是作为贩卖食盐资格凭证的盐引。
一份盐引折盐三百斤,但真正经盐商卖出去的盐往往就不止这个数了,而多出来的数目,便是利润极高的私盐了。盐商如此富庶,其财富的相当一部分其实是来自这一买一卖之间的猫腻操作。
双方之前所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