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突然心血来潮,想把这只红头大苍蝇给驯化成自己的坐骑。
如果自己能够成功,那么以后就可以大批量的驯化苍蝇,那么「东杨城」就可以拥有一支由苍蝇骑士组成的空中力量了,也能够新增一批肉食来源。
但是现实并不是封神榜,什么动物都能够变成坐骑。
人类几十万年间也就驯化了鸡、鸭、鹅、牛、马、羊、猪、狗、驴、骆驼、驯鹿等畜禽,像猫和仓鼠、鹦鹉等等还处于半驯化状态。
驯化的理论基础,是在动物先天的本能行为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后天获得的行为。
这种人工条件反射可以不断强化,也可以消退,它标志着驯化程度的加强或减弱。
而某种动物是否能够被驯化,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成功案例,一般都要具备以下六个特征:
一是驯化对象的能量转换效率要高,不会占用太多粮食。
人类驯化的一般都是食草动物,而食肉动物的能量转化效率就太低。
苍蝇是腐食性和杂食性,不需要额外占用太多粮食,这点符合。
二是生长速度要够快。
苍蝇从孵化到破蛹,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只需要一个月。而且苍蝇们一次交配,终生可产卵,产卵量也极大。
这点非常符合。
三是可以在圈养条件下繁殖。
苍蝇的幼虫(蛆)可以在养殖场喂养,眼前的这只红头苍蝇已经证明了这点,只需要考虑成年苍蝇如何驯服即可。
这点一半符合。
四是性情不能太凶险。
苍蝇作为食腐昆虫,还是比较温和的,也没有致命的攻击力。
这点也符合。
五是不能太容易受惊。
这点苍蝇有点问题,它们天生就容易被危险吓跑。不过这种惊吓倒不像鹿、羚羊和兔子那样甚至被吓懵吓死,没听说过苍蝇被吓死的。
这点一半符合。
六是群居结构。
这样动物会本能地会跟随领袖,适于放牧,降低了驯化难度。苍蝇没有领袖,不过它们也不排斥和一群同伴共处。
这点也一半符合。
综上可以看出,驯化成年苍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倒是驯化蛆没啥技术含量。
蛆和黄粉虫差不多,跑得慢,长的快,不挑环境,能群居,是天然的好牲畜。
主角看着被压在地上不能动弹,唯有眼睛中间偏下方的两只刷子一般的触角不停晃动的苍蝇,心里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主角命令两只工蚁用上颚的大螯夹住苍蝇那不停晃动的一对触角,将之固定下来。
然后主角忍住面对这么大个儿的苍蝇的恶心感觉,将自己的触角搭上了苍蝇的触角。
这只苍蝇刚生出来,还没爬过屎。主角这么安慰自己。
“服从我”,主角将自己的话语发了过去。
不出所料,这只红头苍蝇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像要求野生的斑马一下就能听懂人类在说啥一样,不现实。
主角验证了自己的猜想,的确无法用蚂蚁的语言交流方式和苍蝇对话。
但是他也不是毫无收获。
苍蝇的触角里传递过来恐惧的情绪。这说明蚂蚁和苍蝇通过触角是能实现一些基本的交流的。
就像人和狼不能对话,但是看见狼夹着尾巴逃跑的样子,人就能知道狼在恐惧一样。
有基本的沟通渠道就够了,足以让主角进行他第二步计划。
主角想到了,蚂蚁们除了通过触角进行语言的交流外,还可以发送信息包。
这种信息包能让接收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去观看发送者的亲身经历或者他编造出的经历。
前者就像滚曾经对主角共享他去主巢一路上的经历,让主角身临其境一般。
后者就像主角为工蚁们绘制工程蓝图,只要一步步的阐述清楚,工蚁们就可以根据看到的画面依葫芦画瓢完成施工。
现在,主角就想要利用发送虚构的信息包,来让这只苍蝇接受自己的指挥。
于是,主角立刻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虚拟经历的信息包,这个信息包有两个短视频。
第一个短视频:蚂蚁们慢慢松开了对躺着的苍蝇的压制,苍蝇立刻挣扎起来,然后蚂蚁们一拥而上,苍蝇被蛰的痛苦不已。
第二个短视频:蚂蚁们慢慢松开了对躺着的苍蝇的压制,苍蝇一动不动的,保持着安静,没有再被蚂蚁们攻击。
信息包传输过去后,只见苍蝇那巨大的倒映出面前主角整个身影的巨大复眼,仿佛被波光扫过。
这是这只苍蝇第一次接到其他生物传递过来的信息。信息包的传递成功了。
主角满怀期待的看着这只苍蝇,然后下令蚂蚁们松开了对苍蝇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