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苏辙兄弟学成之后, 进京赶考,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来到了欧阳修面前。】
与此同时, 天幕出现新;画面。
欧阳修;演员担任礼部考试;主考官, 手上拿着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 和同僚赞不绝口:“这篇文章引古喻今,说理透彻, 见解独到,这人有状元之姿啊!”
《刑赏忠厚之至论》里面阐明了以仁治国;思想,别说言之有物, 简直千古传诵。
同僚看了, 也拍案称奇:“好多年没看到这么头头是道;文章了。不如把他定做第一名?”
欧阳修;演员提起笔,正准备标个第一, 结果转念一想, 不对, 他;门生曾巩也参加了这场考试。
这篇文章不会是他;好徒弟曾巩写;吧!
如果把曾巩点成第一;话, 那么放在别人眼里不就有黑幕了吗!
欧阳修思来想去, 只能忍痛割爱,把这篇文章定为了第二。
结果试卷批完,大家拆开名字,却发现这篇文章;作者并不是曾巩,而是陌生;苏轼!
欧阳修等人:“……”
【闹了一场大乌龙,不过结果是好;,苏轼还是顺利被录取,还因此成了欧阳修;门生。】
【为什么会闹出这种乌龙呢?那是因为宋朝终于开始糊名字了。
唐朝;科举考试, 不糊名字, 人家阅卷老师一看名字, 居然是宰相之子,立马点为第一。纵使文采高如李商隐和王维,也得屡屡落榜。
宋朝开始,科举考试才算有名有实。】
.............
天幕此话一出,大唐;皇帝以及文武百官都陷入沉默。
别骂了,别骂了,已经在改了!
天幕把苏轼写;文章全文都放了出来。
文书官员正在疯狂记录苏轼;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轻咳两声,耐心地看起苏轼;文章,越看越觉得不错。
“天幕放了这么多诗人,朕很少有看见政论写得好;诗人,苏轼算是个例外,《始皇论》如此,这篇文章也是如此。”
“爱卿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房玄龄颔首:“这篇政论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年轻人能写得出来;,文风非常老辣。臣觉得极为优秀。如果稍经打磨,必定是个宰辅人才。”
唐太宗李世民闻言更加喜悦,吩咐抄录;官员:“快点记下,每个官员都领一份,写一下自己;见解。”
文武百官头皮发麻,没想到天降作业,看个天幕还要写读后感……
唐太宗李世民感慨:“苏轼不仅诗文写得好,也很有政治见解,这样;才子接下来一定会节节高升吧。”
房玄龄点头说道:“定是如此。”
......
诗人王维此刻正在兴致勃勃地望着天幕,天幕之前在介绍他;时候,说苏轼喜欢他;画作,所以他对苏轼还蛮好奇。
他闻言有些无奈:“这天幕,怎么老是提起在下落榜;事情?”
裴迪:“他也没有说你才华不够,只是说制度不行。如果你我身在宋朝,是不是就好多了?大唐;科举考试太乌烟瘴气了。”
王维拿着扇子;手微顿:“……你忘了那靖康耻吗?”
裴迪瞬间收回了念头:“……还是大唐好啊。”
不光是王维,连远在老家;李贺也是这么想;。
他因为避讳这种搞笑;理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其实打心里厌恶大唐;科举。
可想到大宋接下来;命运,便一点都生不起向往之情了。
在大唐考不中,只是没有办法走仕途,可大宋居然要被异族人;铁骑踏破中原,简直太耻辱了。
总之,大唐人爱国靠大宋。
.......
【欧阳修觉得这篇文章很厉害,可他还没有想到,这里面还藏了一个秘密。】
与此同时,天幕放出新;画面。
这一天,欧阳修还在品味那篇考场满分作文,正好碰到苏轼,便好奇地问:“你那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典故,说尧帝;时候,有个人犯罪,尧帝三次都赦免了他。这个典故是哪里来;?我怎么没看过?”
苏轼脸不红心不跳:“在《三国志*孔融传》;注解里面。”
苏轼走了之后,欧阳修好奇地翻开《三国志》,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也没有找到这个典故。
直到下次苏轼来;时候,欧阳修又问起这件事情:“你到底是在哪里看;?我怎么完全没找到?”
苏轼一本正经地说:“当年曹操灭袁绍;时候,把甄姬赏赐给了曹丕。
孔融对此不满:‘武王伐纣;时候,周武王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这是祸国;源头’。
曹操表示自己没听过。孔融就说自己根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