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六十度,算是上次首届排位赛的战时遗迹,估计是被大批涌进街道里的丧尸挤的。
地上用土填起来的陷阱,经过这么长时间,土的颜色已经不是很扎眼,快要和柏油路融到一起去。
这些陷阱,战后工作时顺便用来当做丧尸的尸坑,现在底下那些丧尸的尸体,早就不知道腐烂到哪里去了。
“过完这条路往左拐。”苏梓临抬起头,“按照点位来看,韩玲那栋单元楼的几个居民应该在.......铜江大道东街的一家医院附近。”
虽然昨天的团建活动热热闹闹,但实际上现在的大学城中部一共也就那么百十来个人。
这么多人分散在这么大的面积里,就非常稀少。
道路上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也没有丧尸的痕迹。
骑在前面的陈访桐突然停了下来。
她转头,看向一栋砖红色和白色相间的高层居民楼。原本就有些困惑的神情变得更加困惑。
“好绿?”陈访桐嘀咕。
“.......?”往她目光的方向看去,沈未皱眉,“真的,好绿,所以这张纸为什么会这么绿?”
只见,居民楼下面竖着的公告栏上正张贴着三张颜色非常有特色,也非常显眼,恨不得隔着一百米就能让人注意到的宣传纸。
没错,正是和app的主色调如出一辙的小丧绿,绿到路过的蚂蚁都会停下来大问一句:“这张纸为什么会这么绿啊?”
第一张的内容正是铜大的万子菡于昨天早晨发布的活动公告。第二张是昨晚发布的充电站时间表。第三张则是今天早上新鲜发布的第二日持续活动公告。
不过除了纸张本身的颜色,从字体到排版到内容,都是非常规范得体的社区公告。
一路过来,并不是所有的单元楼公告栏上都有这抹颜色。
看来只有被记录进大学城居民联盟网络的单元楼才会张贴。
“骑过这条街,继续往左拐,过一条马路之后直走。”苏梓临看着瞭望塔给出的点位地图,语音导航中。
有居民生活的单元楼和人去楼空的单元楼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些被当做庇护所的单元楼,往往被其中的居民们精心打造过,并且大部分都是一层连接商铺的楼型。
下面两层的窗户都焊上了铁丝网或者是铁板,门口堆满自行车和电动车,大门上则普遍伤痕累累。再往上看,特意拉上了窗帘或做标记的都集中在下面几层,高层可能是用来当仓库之类的,往往无人居住。
至于单元楼的天台上,可能是这么一长段时间里,居民们最依赖的户外活动空间。
当然了,随着现在居委会活动的展开,三校变成社区活动中心指日可待。
韩玲他们现在所位于的医院就在下一条街。估计再骑行七八分钟就到了。
“这些是.......”沈未慢下速度,看着街边一个接一个的小土包,放低声音,“坟.......坟头吗?”
所处的这条街两边都是香樟树,即使是寒冬也坚持生着绿叶。有不少便利店、奶茶店、快捷酒店等等,在原来应该是人类聚集比较多的区域。
人类聚集比较多,也就意味着丧尸病毒更容易传染。
暴雨至今,这个地方发生的灾难可能并不少。
“丧尸应该不会这样埋的吧。”苏梓临说,“只有可能是人的坟头了。”
或者说,素不相识的丧尸应该不会用这么人性化的方式埋葬的,比如学校门口马路上陷阱里的那一批。
小小的街区到处都是这样的尖头小土包,被一种莫名悲伤又肃穆的气氛包围。
有些上面插了木棍,有些上面塞着已经被雨水和泥浆裹满了的小熊和娃娃。
拐过这条街区,里面果然传来人类和自行车的声音。
听动静,似乎是发生了什么争吵。
“我现在没什么别的想法。”沈未说,“不见的人可千万不要正好是她啊。”
前方,医院的轮廓出现在眼中。
不过这应该属于私人医院,更像是大型的卫生诊所。旁边都是些小店铺,对面依旧是商铺一体的住宅楼,普遍比较低矮。
几个人影推着自行车不断走动,但是明显是打算往着两个方向去的。
最后看了一眼瞭望塔上显示的点位图,苏梓临摁掉手机屏幕,塞回口袋。
微微眯起眼睛,一个比较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正是韩玲。
只见她正推着自行车,背上背着她的其中一个孩子,另一个则在旁边一个老太太背上。
这两个还真都是熟人。那个老太太应该是当时询问为什么弹弓不用填石头子的那位。
“她还在。”苏梓临确定道。
沈未连拍胸口:“那就好那就好。”
看见大人和孩子都在,不免长出一口气。
争吵声不算激烈,但是似乎出现了不小的意见分歧。
“.......都找了多少时间了,万一人没找到,反而把什么丧尸给找出来了可怎么办?”
“哪里有这种道理?!天天活在一起的好端端的人说不见就不见,这世道你还真敢不管的?”
“思思啊,听得见阿姨的声音吗?”
“明明就是在这附近走丢的,一老一小,又没被丧尸追着跑,难道还能人间蒸发了?”
“........”
大概是听见了这边的动静,那六七个人的队伍条件反射般地警觉地抓起武器,看向三人的方向。
老太太突然激动地拍了拍韩玲:“那三个小姑娘!是那三个小姑娘!”
“嗯?”韩玲睁大了眼睛,立刻放下武器,“是你们?”
排位赛那天只有一面之缘,不过这些居民倒是瞬间就反应了过来来者何人,看来,当时给人留下的印象确实挺深刻。
“出什么事了姐?有人走丢了?”沈未连忙跳下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