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为今天晚上九点多才回来,腋下夹着公文包,怀里抱着一个花盆,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歪歪斜斜,鞋子和衣服上全是泥巴,就像是在田里滚了一圈。
“你这是跟人打架去了还是怎么的?”王晓娟惊讶问道,“怎么搞得这么一身回家!”
李大为笑嘻嘻的,把怀里的花盆献宝似的捧进来,“我从老乡家里搞了一盆兰花,蒋主任最喜欢兰花,回头有机会我给他送过去,他一准高兴。”
李曼君姐弟三围了上来,看着爸爸这一身的泥巴还笑得出来,就知道没什么大事。
“爸你眼镜怎么了?”李建军哈哈笑着问,没心没肺。
李大为摆摆手,“没事,今天在乡下追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镜框摔坏了。”
晓娟接过他手里的公文包,打开拉链检查了一遍,之前放里面的钱只剩下几毛散钱,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你这兰花多少钱买的?”
李大为笑着说不要钱,人老乡送的,他家后山上遍地都是,不值钱。
“那钱我留给爸妈了。”李大为冲妻子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在孩子面前给自己留点面子。
王晓娟深吸一口气,这才把到嘴的质问憋回去。
虽然二三十块钱也不算多,但只要是给乡下老家的公公婆婆,必定会转到大伯哥口袋里去。
这种事情,不管经历了多少次,每一次都能让王晓娟上火。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王晓娟询问,“没饭了,给你下碗面?”
李大为点头,有吃的就行,他不挑。
李丽君拿来帕子让爸爸快擦擦脸,吐槽他这样子可真不像是个干部。
李大为抬手作势要打人,李丽君笑嘻嘻忙跑开。
“没大没小。”李大为没好气。
“您不会是被人给打了吧?”李曼君试探问。
这年头下乡做工作的都是勇士,乡下人只认死理,根本不和你讲道理,他们只知道你是冲着他们未出生的“儿子”来,不打死你都算好了。
李大为洗脸的动作一顿,忙回头往厨房那看了一眼,见王晓娟没注意到,提醒李曼君别嚷嚷。
打他倒是没有被打到,但今天也着实惊险,要不是他是本地人,大哥和大姐带人来得及时,他和另外两个女同志今天别想回家来了。
李曼君嘶了一声,目光落到桌上那盆兰花上,这玩意真能顶用?
王晓娟煮好面端出来,李丽君和李建军已经回房间去了,学生党不熬夜,明早还得起来上课呢。
屋里就李曼君三人在,李大为呼噜噜吃面,一副饿得受不了的样子,看得王晓娟怪心疼。
她摸了摸那兰花纤长的叶片,好奇问:“这是什么兰花?没怎么见过这种品种。”
李大为摇头,他也不知道,反正是兰花,蒋主任都喜欢,没准一高兴,他就不用下乡了。
“爸,你以后小心点,你年纪大了,万一摔哪儿了我们一家可就完了。”李曼君不放心的叮嘱道。
李大为应着说知道了,不敢多说,怕露馅被妻子追问。
吃完面,李大为一脸可惜的说:“大牛妹妹不上学了,准备南下去打工。”
王晓娟和李曼君都大吃一惊。
李大龙四个孩子,两男两女,李大牛是长子,下头还有个两个妹妹和一个上小学的弟弟。
二妹没上得了初中,到十六岁就嫁人了。
还剩下一个三妹李兰芳,读书非常努力,小学一直是全校第一,后来在离家较近的镇中学读初中,成绩也非常好,年年都是班级第一名。
算起来,今年初三,马上就到中考的关键时刻了。
王晓娟每次说李建军都是,“你看看你堂姐,人家年年第一,你年年倒数第一,也不知道向人家学习学习!”
所有人都觉得李兰芳能考上城里的高中,成为李曼君这一代第一个走出去的人。
然而,现在李大为居然说她要南下去打工?
“你大哥糊涂,这么好的姑娘不让上学去打工?她一个小姑娘才十六岁能打什么工啊!”
根本不用细问,王晓娟就已经猜到肯定是大哥大嫂两人干的好事。
李大为叹着气,他劝过啊,可李大龙直接反问他:“那你是打算帮你侄女交学费?”
“上了高中那学费我们这种家庭哪里出得起?她一个女孩子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不如早点去打工,多赚点钱寄回来给家里盖新房。”
李大为还想劝,小姑娘李兰芳冲他苦涩一笑,“二叔,我觉得打工挺好的。”
搞得李大为里外不是人。
李曼君真替这个堂妹感到可惜,摊上了这样的家庭。
“幸好我们不跟他们住一块儿。”
王晓娟白了她一眼,“大人的事小孩别乱说话。”
李曼君无语,得了,她这个小孩还是回房睡觉去吧。
睡之前,迷迷糊糊听见李大为说李兰芳过几天要到家里来住一晚,好去赶早上的班车进城搭火车之类的,让王晓娟准备准备。
后面夫妻俩又说了些话,李曼君已经听不清了,沉沉睡去。
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跟着上学的李丽君和李建军同时出门,先去跟刘燕姐弟汇合,三人一起把镇子上的牙膏皮又收一趟,忙到八点多,把两人送上下乡的班车,这才独自回家。
王晓娟不在家,估计是在隔壁那家里闲唠嗑。
自从下岗之后,王晓娟就一直没出去找其他工作,而是留在家里给家里两个上学的孩子做饭,等李丽君把中考过了再做打算。
厨房灶台上盖着剩菜,李曼君自己给自己下了一碗面,囫囵吃饱肚子,回房间把床底下的钵拿出来。
怕被收费站夫妻两看出来,李曼君又用牛仔书包装好,背在背上来到汽车站牌这里等车。
九点有一趟进城的班车,她正好能搭上。
今天不是大集,街上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