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荒马乱。
国破家亡。
却似乎又与百姓无关。
虽然距离吴年的兵马到达高句丽京城,还有一段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其实也不是太宽裕。
城中七万兵丁,在李允宠、赵曼成的组织下。把府库、粮仓、武库给搬空了,送出城外。
城中的书香门第、累世贵族,大部分都选择离开京城,跟随高句丽王【南狩】前往汉城。
赵曼成提议给吴年留下完整的王宫,遍地的珍宝、美人。这些书香门第、累世贵族却不想。
他们想把能搬走的东西全部带走,还有妻妾、家眷,家奴、女婢、护卫等等。但是仓猝间,又哪里有这么多的马车,供给他们搬运家当?
在清点了一番,犹豫了一番之后。这些人只带走了金银细软,房契、田契等等。
在妇孺的哭哭啼啼之中,出了南城门,逃往汉城。他们行动起来,比军队还迅速。
这兵荒马乱的光景,与吴年刚刚攻入江界城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最可怜的就是从江界城出逃的大族、乡绅。本以为到达京城,可以避免兵革,站稳脚跟。
却想不到京城也站不住,他们只能含泪第二次逃难。
打定主意没走的书香门第、累世贵族,则是关起门来,让护卫加强戒备,等待改朝换代。
还有忠臣自尽殉国,甚至有人烧了自家的宅邸自焚的。
国破家亡,兵荒马乱。
只是这一切,仿佛与京城的百姓没有任何的关系。高句丽百姓,可没有民族意识。
他们不会为了这个看起来快要灭亡的国家而动容。
不过。这与吴年在江界府、义州府善待百姓息息相关。
吴年的军队就像是在自己的国家,对待自己的本国百姓。对高句丽百姓秋毫无犯。这没有收获百姓的好感,但却没有让百姓感觉到危险,然后被迫加入逃亡队伍。
其实高句丽官方,对于吴年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丑化。宣传吴年的军队,无恶不作,所过之处,屠城劫掠,屡见不鲜。
但是从北方传来的消息,都是平和。
百姓也不是傻子,就没有听从。
总而言之。高句丽京城的状态,十分不同寻常。中上层逃难的逃难,殉国的殉国。
留下来的等待改朝换代。
如火如荼。
下层百姓如尘如土。该干嘛还是干嘛。忧心的不是国破家亡,而是柴米油盐贵。
整个京城的撕裂感,极为明显。
在高句丽军队把所有的事情办妥之后,李金珠带着高句丽王,在御前侍卫的保护下,乘坐凤辇先行。
之后是各部人马,最后是赵曼成领精兵万人断后。
只是这一趟,并不好走。
一路上战兵逃往不断,甚至有的是成片成片的逃亡。
赵曼成、李允宠对此很沉得住气,没有动摇。这一次逃亡之旅,就是挑选忠臣的路途。
鸭绿江的水军,沿海的海军,还有这七万兵丁。
对高句丽还有感情,觉得还有希望的人,会坚定不移的跟着他们走。相反,他们或逃回去家。
或在军官的带领下,干脆投靠吴年。
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金子。他们可以依靠这些金子,守住汉江,守住汉城,保住半壁江山。
而且南方是李家、赵家势力根深蒂固的地方,又是崇山峻岭,适合防守。
二人对于前途,充满了信心。
该走的走了。
该来的当然也来了。
这日上午。
自告奋勇担当先锋的赵盐亭,首先率部到达了高句丽京城。
“赵”字旌旗下。赵盐亭身披厚重的盔甲,跨坐骏马,十分振奋的看着前方伟岸的城墙。
当年自己的选择,真是太对了。
辽东四府,加上高句丽的半壁江山,立下一国基业,绰绰有余。我身为开国功臣,校尉之一。
怎么也能捞取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
赵氏与吴氏始终。
与国共存亡。
振奋之余,赵盐亭抖擞了精神,下令道:“分出四个千户的战兵,接管城防。”
“分出四个千户的战兵,进入高句丽王宫。”
“传我军令。城中分毫,都不能动。谁敢违犯军纪,杀无赦。”
“是。”赵盐亭的亲兵大声应是,传令下去了。不久后。吴年军赵盐亭部,彻底接管了高句丽京城。
很快。留下来的高句丽文臣武将,权贵、书香都得到了消息。他们走出了家门,汇聚往城北,迎接新王入城。
老臣于威则的府邸。
于威则既没有跟随高句丽王南狩汉城,也没有自尽殉国,更没有投降吴年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