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
一天要听五百多首歌曲,为数百选手打分,到了现在,评委都觉得自己要得脸盲症了。
至于对歌曲好坏的分辨能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不断下降。
“唉,我耳朵已经要起茧子了。”另一名评委叹了口气,忍不住抱怨起来。
他们平均分配给一首歌曲的时间,只有1~2分钟。
到了后来,听歌已经成了程序化的事情。
听听开头、听听高潮、再听听结尾,然后根据自己在短短一分钟之内的感受,对这首歌曲进行评判。
任谁在经过这么久的高强度工作后,都无法继续保持淡定。
“真不知道主办方怎么想的,”有评委忍不住抱怨道,“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这么多选手打分……他们难道觉得,品味一首歌曲不需要时间?”
如果不是因为节目组给的钱够多 ,他是真的不想再继续干下去了。
“啧,你不会真的觉得,主办方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优秀人才吧?”一个年龄偏大的资深评委摇了摇头。
“这些都只是噱头罢了。真正能进入初选的人,其实已经内定了一大半。”
至于剩下那些通过海选进入初选的幸运儿嘛,肯定也少不了能力出众、才华横溢之辈。
然而这些人就算进了初选,也只能成为内定选手的垫脚石。
他们没有背景,没有营销团队,节目组想怎么进行剪辑就怎么进行剪辑。
观众看到的选手形象,只是节目组通过剪辑塑造出来的形象罢了。
这些人没有高颜值,没有好人设,就算进入初选、复赛,也注定不会走得太远。
先前说话的那个评委叹了口气:“唉,说得也是。”
而且,他们这些评委给出的分数,只占据总分的部分比重。
节目组还会根据选手的有没有话题度、有没有故事性、有没有卖点,对他们的商业价值进行综合判定。
而这过个商业价值的分数,占据了总分的极大比重,直接影响选手评级 。
毕竟这是一档综艺,虽然打着“专注音乐、回归艺术本质”的口号,但依旧是需要流量和热度的。
他们需要招到有话题度的选手,以此来维持自身的热度。
这也是圈子内常见的规则,没什么值得说道的。
几个评委闲聊几句,稍作休整,就立刻继续投入了工作当中。
音响里继续播放起新的歌曲,评委凭借自己的第一观感,在纸上写下分数。
作曲人们精心准备的曲目,就在这短短一分多钟的时间里得到了评级。
评分递到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手上。
工作人员看着上面写着“D”级评分的字样,又扫了一眼这个选手的简介 ,面无表情地摇摇头。
“陈深,26岁,普通家庭,普通颜值,过往经历没有亮点,缺乏辨识度。”
这种选手实在太多了,扔进人堆里也找不出来,属于是最差的那一批次。
工作人员和同伴对视一眼,在上面默默打下一个分数,然后又将注意力放到接下来的选手当中。
系统很快计算出了该选手的最终评级——
F,最低级。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