帑,是为缓和皇亲国戚对新政的不满,但也不能这么滥赏啊,而不知道用内帑做轻徭薄赋事。” 陈经邦说道。 “当谏之!” “陛下之财,亦天下之财也,岂能如此靡费,而不节俭?” 赵南星立很是激昂地回答道。 明朝这一时期有一派自诩为正派的文官,主张轻徭薄赋,要求皇室节俭开支,且用皇室内帑收入来支应天下军费。 这一派文官在历史上渐渐的就因为多是在东林书院讲过学的缘故,也就多被称作东林党。 所以,历史上东林党在泰昌年间和天启即位初年掌控朝政时,所行的主要改革就是拨皇帝内帑解决天下军队欠饷和赈灾问题以及税重的问题。 而这一主张原本也没什么问题,皇室节俭开支,多出内帑钱解决内忧外患也无可厚非,毕竟江山是皇帝的。 但东林党错就错在大把花皇帝钱的同时,自己所代表的官绅富商团体却自己舍不得让利解决财政问题,且以“官民两便”和“贫不累富”以及“轻徭薄赋”的名义,将丝织业等非农业税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还把优免额度扩大到士绅万亩以下的田皆优免徭役,甚至把自己内部主张绅民均役的改革派也排挤出去,最终也就使得东林党当政时,帝国税收从六百多万两降到五百多万两也就罢了,但其中依旧有四百多万两仍旧是农业税收。 “轻徭薄赋”,也最终没有轻徭薄赋到农民身上,轻了个寂寞,为后面大规模农民起义打下了基础。 关键还得罪皇帝,毕竟花了皇帝的钱,还没让皇帝看见外患的问题被解决,更没有看见流民减少。 所以,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于私于公,都会宁用一太监,也不再用东林官员。 赵南星也想拿皇帝的钱来为自己士绅地主“轻徭薄赋”,所以在闻知朱翊钧花内帑于外戚皇亲时,也就颇为激动,如自己财帑被夺了一般。 赵南星还只是背地里吐槽一下,事实上,朱翊钧花内帑示恩皇亲外戚之事,已开始被外臣文官的谏阻。 顺天府通判周弘论就因为眼红皇帝这次赚的最多,却只拿来厚赏自己皇亲国戚,不是厚赏文臣,除了海瑞以外,便先上奏疏指责皇帝恩赏太过,不知节俭,不知轻徭薄赋以济民。 “朕想怎么花自己的钱,还要经过你们的允许吗?!” 朱翊钧在看到这份奏疏后倒也有些愤怒,而因此在阁臣公卿面前拍了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