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安在县城里活动的时候突然被人带去见了府城的一位大人,然后就突然搭上了布亲王的线,有了货源和卖货的渠道,更有了发展的人马。
只是这走货的利润却必须分一半给布亲王,对此,贾平安欣然接受。
家里没什么银钱给他做生意,他从徐家学来的本事更是无从施展,布亲王这条线他虽然搭上有些勉强,但是只要想起自家亲娘那看不起自己的样子,他就咬着牙应下了!
他怎么也要让自己的亲娘看看,自己还是一个有本事的!
贾张氏可不知道自己打草惊蛇的事情,她现在从府城回来就陷入了沉思,在她看来贾平安怕是又是一个短命鬼了!
哎,余生多艰!
贾张氏只想着自己这养老生活没了儿子只怕又要多磨难了。
看来,她的番薯大业必然要早早的开始了!
三亩地的番薯经过割了一茬番薯藤之后的产量少得可怜,不过千余斤,贾张氏自然不可能就这样让番薯就这样放家里,于是贾张氏便把法子打到了红薯粉身上。
红薯粉制作出来之后经久耐放,可做菜,亦可充作面条般的主食食用,除了制作成功之后比面条更脆更易碎,简直就是此刻粮价上涨之后的填饱肚子的不二法门。
可是家里红薯虽多,但是劳动力却没有几个,贾张氏想了想,于是就又临时准备上一趟镇上去。
她又去了牙行,找了上次替她寻摸马齐氏跟牛车的熟人,一口气买了六个半大的小伙子,两个小丫头,虽然都不够壮实,但是养久了自然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如今这世道艰难,牙行里到处都是有人家往外卖孩子的,贾张氏这样的大手脚的人在镇上可不多,她要是晚去一些,这些人指不定就送到了县里去了。
这买回来的八个人都是镇子下面各个村里的人,贾张氏特意挑了离他们小河村远的村落里卖出来的。
一来是为了防止这些人逃走,二来也是杜止他们跟家里人见面,泄露了贾家现在藏着的秘密。
六个半大的男孩子,贾张氏给他们在牙行签订契约取名字的时候也很随意,以贾字为姓,排行直接从大开始,然后二三四五六就这样定下来了。
至于两个丫头片子,贾张氏则是没那么随意,但也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迎春和迎夏,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一口气添了八口人,就连住的地方贾张氏都感觉头疼,她看了看八个人,只能先让他们六个男孩子住进了杂物间,搭了一个大通铺。
两个女孩子则是暂时安排进了马齐氏的小房间里先挤一挤。
然后贾张氏让他们把杂物间的东西放到了半边房子,住另半边房子。
现在贾家的青砖瓦房已经很招眼了,再加盖很可能会惹来麻烦,贾张氏想了想也就没有可以的加盖了。
但是再造一间临时的杂物间却刻不容缓,她费了点心思找来了前面的施工队伍又在后院的后边搭了一两间土坯的杂物间,并且加了一排小房间给家里的仆人居住。
这一块地贾张氏花了二两银子从村里拿下来,王有福见了贾张氏最近的动作很是震惊,他压根没料到贾张氏居然会有钱买这么多仆人回来。
王有福询问贾张氏是不是最近发财了,贾张氏只是告诉他,这是跟高掌柜还有孙掌柜搭上了线,特意买回来办事的。
王有福听了也不敢动作了,涉及到那两位,恐怕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王有福也只能腆着脸让贾张氏别忘了村里人,有什么好买卖都要记得村里人,沾亲带故的,不能忘了本。
贾张氏应付着就走了,等了三四天安顿好了这么多人,贾张氏才开始偷偷整平了后院的土地,把土里的半死不活的菜全给拔掉了以后搭起来了晾晒红薯粉的架子。
有牛,又有羊,拉磨累不到仆人,于是便有了贾张氏带着一群小伙子折腾红薯粉的热闹场面。
两个小丫头就是买回来伺候贾江氏的,平时主要还是跟着马齐氏捯饬家里的各项内务,洗衣做菜,到底是乡里卖出来的丫头,做起这些事来很是不错。
贾张氏给他们每人买了两套粗布成衣,倒是颇有一种家里仆人统一制服的样子,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
“贾大,你干活给我细心着些,就属你最大,干活却最不仔细!”
红薯粉这东西,这群小子可都没见过,不过这看着就像是面条,再加上平时马齐氏给他们吃的东西里面也有这没熟的或者蒸熟的红薯,他们也是知道了这红薯是一种能吃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那贾张氏要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是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这是粮食!
来到一家这样的不缺粮食的人家,六个人眼睛里各有盘算,除了贾大这个粗心大意的家伙,其他五个都是各种献殷勤,也就只有这个贾大做什么都不得劲,天天挨骂。
剩下的五个人可就精明多了,他们显然看得出来贾张氏以后会需要一个管事的人,都卯足了劲想要争一个前头。
干活的时候见不到他们耍小心思,却是到了晚上却是偶尔会在后院那排房子里闹出一些细碎的动静来。
对此,只要不是很过分的事情,贾张氏都视而不见,反正这些人只要还有卖身契在自己身上,那就是跑了也能抓回来。
大周朝别的不行,在吏法上却是格外的重视。
现在的贾张氏每天靠着六个半大的小伙子一天能干完的番薯量足足有三四百斤,这还只是每天干个六个小时左右。
晒干一次大约是三天左右,大约也就是一周左右的时间贾张氏就把家里的番薯全给整完了。
红薯晒出来的红薯粉贾张氏让他们堆在后院的杂物间里,称重记录好重量之后,贾张氏后悔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