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长海也是开始指挥陆战队向四周进行探索肃清,一方面是想要清理干净附近的蛮夷,免的他们以后袭击奴儿干地区的移民,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尝试征召一些当地的蛮夷用来修城。 不过效果却是没有多大,在陆战队为期持续三天的清剿行动里,根本就没有遇到大规模的蛮夷,只是遇上了几股小规模的蛮夷而已,用通晓当地蛮夷的翻译问话后才得知,周边的蛮夷已经是陆续跑了。 走了也好,至少以后在奴儿干地区是不用担心遇到蛮夷袭击了! 确认了周边十公里以内,尤其是黑龙江南岸地区的奴儿干周边十公里范围内,都是没有了蛮夷踪迹后,西门长海才是放下心来,然后准备抽调舰队和陆战队将士继续沿着黑龙江深入。 海军的黑龙江计划,可不仅仅是占领一个奴儿干城,而是在整个黑龙江流域都是建立起来稳定有效的物资运输渠道。 至于在黑龙江流域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这是农部移民屯垦司的计划,海军只是配合他们而已。 而反过来,农部移民屯垦司,在黑龙江流域移民开发,其实也是配合海军行动。 军事征服,移民开发,这向来都是大乾王朝的一贯手段,军队在前方开疆扩土,农部的移民屯垦司在后头组织大量移民及时甚至同步跟进移民开发,这都是最近十年来玩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老套手段了。 军方和内阁在这方面已经是有了一整套完善的相互配合程序,然而各取所需,两不耽误。 这个过程里军方的将领获得了战功,内阁的官员获得了政绩,你好我好大家好。 要不然,内阁和军方也是不会有如此紧密的配合了。 这一次深入黑龙江流域,西门长海虽然依旧是带上了常州号在内的两艘护卫舰,但是说实话,在越往黑龙江流域深入,这两艘体型庞大的护卫舰的作用就越小。 而那些武装商船们也是同样如此,因为不管这两艘护卫舰还是武装商船,标准排水量都是好几百吨的,这样的吨位在大海里可能还嫌小,但是在内河就显得太大了。 所以实际上,这些大型的海船深入黑龙江之后,顶多就是充当固定炮台以及运输舰的作用,而且还需要黑龙江内河舰队的配合才行。 如果没有内河舰队配合,西门长海还真不敢带着护卫舰和武装商船深入呢。 西门长海的下一个目标,是距离奴儿干城很近的满径卫城,不过根据情况,这个名为城,是为村的蛮夷也是跑的差不多了。 一系列的情报都是证明,附近地区的蛮夷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向南撤退,集中到了更南边的佛朵河卫城。 西门长海其实并不管这些蛮夷们退往那里,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沿着黑龙江继续深入,摧毁,夺取沿途的所有城镇,这一次深入作战,他是准备一口气打到喜申卫,此地也就是后世的伯力城一带。 为什么把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设定在此地?不是因为此地有什么强大的敌人,实际上根据稀少的情报显示,此地目前是一片荒芜,顶多只有少量蛮夷生活。 而喜申卫也是一百多年前的称呼里,当年居住在这一片的蛮夷部落乞烈迷臣服于前明,前明以该部落居住地设为喜申卫,该部落首领干塔奴为指挥佥事,后来这个部落迁移到了辽东腹地,彻底归属前明,其部落也是逐步融入到了明王朝里。 所以喜申卫,是一个历史名次,如今根本就没有什么喜申卫城的存在,估计能找到的,只是一片废墟而已。 喜申卫的建立以及结局,其实也是众多前明时期边疆地区众多卫所的开始和结局。 因为前明时代,明王朝在立国初期的时候,也是和现在的大乾王朝一般,潮气蓬勃,不断的对外扩张,其大军也是打到了黑龙江流域,并建立奴儿干都司,后来国力衰退,加上奴儿干地区苦寒,所以前明就是逐步放弃了这一片地区的实际控制权,把主要的力量都是集中到了辽东一带。 但是为了保证奴儿干地区依旧归属前明,至少是名义上的,所以就会广泛的授予当地的各部落的首领官职,以各部落的居住地设立卫所,然后授予部落首领为指挥佥事。 喜申卫,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该地的地理为止的重要性,却是一如既往的重要! 该地位于黑龙江中下游段,黑龙江中游和支流乌苏里江的交汇点,仅此一点,就已经是足以让大乾王朝在此地建立城池了! 而在去喜申卫的路上,需要通过黑龙江的下游流域,而这一片下游地区,也是有着不少的蛮夷盘踞的,虽然说大乾海军凭借着内河战舰,也可以直接掩护运输舰队前往,不用搭理黑龙江下游沿岸的蛮夷们,但是海军却是不喜欢以后每一次运输物资都是需要动用大量的内河战舰,这样划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