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李玉也知晓苏婉宁真正的意思,此时的李玉也低着头默默思考了一瞬。
恰好此时,兰儿也从外面走了回来。
“主子,您让奴婢给陛下和朝臣们准备的茶水点心都准备好了,您看什么时候送去的好?”
苏婉宁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看了看一旁那镶满了水晶的西洋钟。
“再过半个时辰吧,去烤几个蛋挞,趁着还热乎的时候去御书房那边。”
“送到了就回来,莫要多说一个没必要的字,也不要让人觉得是景仁宫在讨好他们或是刷存在感。”
“咱们景仁宫不至于做那些,不给他们猜忌的机会。”
兰儿笑着应下,自家主子怎么说她怎么听就是了,左右都是景仁宫的自己人,自家主子连旁人都不忍心害,对自己人只会更好。
等到兰儿笑着从御书房提着空食盒回来后,见到苏婉宁的时候面上的笑更深了些。
“主子,那些在御书房的大臣们都对您让奴婢送去的美食赞不绝口,奴婢本想送到就走的,可是那些大臣们却不愿意,非要让奴婢斗胆要那些点心的方子。”
“工部尚书更是说起,他家的夫人很是喜欢蛋黄酥,吵着闹着要吃景仁宫同款呢!”
苏婉宁也不由摇头失笑,只怕是吃蛋黄酥是假,以此来表示他们的站队意图是真吧。
“工部尚书是个做事严谨不拖拉的,倒是一个极好的朝臣。”
“想来工部尚书是皇上极为得力的臣子了,没想到他的夫人倒是可爱。”
李玉又能接话了,于是笑呵呵的接过了话头继续补充起来。
“这工部尚书是咱们陛下亲自提拔上来的,刚上任工部尚书位不到三个月就碰到了上次的大灾祸。”
“若不是纯贵妃娘娘当时出了图纸,只怕工部尚书如今换了旁人做不说,此时的工部尚书人在哪里都不清楚了。”
苏婉宁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她还以为是从前那位工部尚书。
看来朝堂之上这半年变化倒是极大的,或许她也该仔细留意着,如今的朝堂局势如何。
“户部尚书似乎是做不久了”,李玉缓缓开口,声音压得极低。
“陛下如今看中一个刚刚入仕的,刚刚过了殿试就送去了户部随户部尚书管理着国库。”
“奴才若是没记错,那位入了户部的小官员似乎是叫什么和珅?”
苏婉宁有些惊讶,“和珅留在朝堂上了?直接进了六部?”
李玉轻轻颔首,“是啊,说起来那位和大人倒确实是个有大才能的人,国库有好多问题都被那位和大人挑出来了。”
“如今整个户部的人都紧张的很,生怕和大人顺藤摸瓜将他们一并拎出来。”
“可和大人却没有直接上折子,反而以此作为了把柄,入朝不到五日,已经在户部站稳了脚跟不说,还有了话语权。”
苏婉宁浅笑,不愧是能够成长为权倾朝野的人,这心计着实够用。
“和大人做出这些事情,皇上应当也是知晓的,皇上是何意?可有觉得和大人过于放肆?”
李玉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陛下很是喜欢和大人,一直都在夸赞年轻人就该如同傅恒大人与和大人一般有勇有谋才好。”
苏婉宁想了想,觉得这话确实像是弘历能说出来的。
只有没有能力的皇帝才会在朝臣们刚入朝为官的时候就防备着,真正自信的皇帝不会这么早就开始猜忌。
只希望和珅能够知分寸,不能一直这般锋芒毕露的才好。
苏婉宁没有继续问和珅的事情,毕竟自己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呢。
下个月就是皇太后娘娘的寿辰了,要亲手准备礼物给皇太后,可不得现在就准备起来了?
想来有不少朝臣和家世显赫的妃子们会送贵重礼物给皇太后,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手笔,且最重要的是心意。
毕竟如今的皇太后已经是整个大清最尊贵的女人了,好东西向来是不缺的。
“对了,本宫让人去法华寺请回来的《法华经》可带回来了?本宫可是听说,《法华经》祈福再好不过了。”
兰儿朝着外面招了招手,看着小风子从外面捧着一个盒子走了进来。
“三阿哥去法华寺诚心求了许久,终于是集齐了全套的《法华经》原本回来。”
苏婉宁笑着再度颔首,“法华寺的镇寺之物,本宫自然不会强留在后宫之中。待本宫抄写完毕,让永璋完完整整的送回去就是。”
“只是这经文自是不能白借的,待皇太后娘娘的寿诞过完,本宫出银子建造几个育幼堂,专门收留那些小小年纪就被遗弃了孩子。”
“到时候再让他们多学些本事,等到孩子们学成了,就回馈大清百姓。”
其实苏婉宁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小孩子才是最好教育出来的。
一旦孩子们被教导出来了,放在各个产业之中做个探子,也能慢慢构建出一个关系网出来。
后宫之中的生活固然清闲,可到底消息过于闭塞了些。
后宫之中的消息倒是没什么,她在后宫的势力已经不小了。
可前朝只有几个自己人,民间势力更是没有几个能得自己用的信得过的人脉。
苏婉宁清楚,有些局现在就得布起来了,不然等到了皇子们都长大了,争权夺势的万一再有个兄弟反目,她这个做母亲的总归是扛不住的。
但凡心里有个数,自己在宫里宫外都有自己的势力,也能尽早发现端倪,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果然应了那句老话,养儿一百,常忧九十九啊!
苏婉宁笑着朝着外面望去,随即歪了歪头。
“本宫怎么不记得,本宫的窗口处养花了?这花是谁带回来的?”
兰儿此时也瞧了过去,瞬间瞳眸猛锁。
别人不知道这花怎么回事,不代表她这个懂医理的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