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环境来说,李余刚刚吞并魏州,这势必会引起李烈、李皓、李奉、李锦等人的警惕和眼红。
如果再马不停蹄的对李奉用兵,弄不好会促成另外几家的联盟,让他们联手来对抗己方,这对李余而言当然十分不利。
另外,他们才刚刚吞并魏州,根基不稳,魏州的各郡各县,都是动荡不安,现在他们也不适合立刻对外用兵。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李余这边的钱粮已经开始告急。
当前,李余麾下的兵马,接近六十万众。
而李余所控制的区域,即便加上刚刚攻占下来的魏州,也才仅仅三个州而已。
要以三州之力,供养这么多的兵马,短时间内还好说,时间一久,财政着实是支撑不住,捉襟见肘。
何况,李余施行的还是二十税一,以这么低的税率,想要长年维持这么多的兵马,是不可能做到的。
现在李余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加税,要么裁军。
若是一般的政务,由三省商议讨论,制定出个结果,最终再由李余裁决就好。
但加税或裁军这么大的事,三省决定不了,只能拿到朝堂上,由李余和朝中大臣们共同商议。
李余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群臣,问道:“诸卿心里是怎么想的,都说说吧,我们集思广益!”
陶源率先开口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朝廷的兵马不能缩减!眼下,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缩减兵马,犹如自废武功,是将朝廷、将陛下,置于险地,请陛下三思!”
李余若有所思,说道:“陶公的意思是,当加税!”
“正是!”
“陛下,微臣反对加税!”
景昱双手握着笏板,快步出列,说道:“魏州刚刚经历李甫、洪韦二贼的战乱,魏州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而秦州更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两州百姓的生活已经够苦了,倘若再加税,这岂不是要逼死更多的人!”
陶源沉声说道:“若是裁军,朝廷是羊,群雄如狼,朝廷将如何自保?”
景昱针锋相对地说道:“兵家有云,兵在精而不在多!六十万的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军饷,不计其数,朝廷如何能背负得起如此沉重的负担?陶公身为尚书令,掌管六部,难道不知朝廷钱粮之困境?”
陶源大声说道:“所以,加税才势在必行!”
景昱立刻说道:“加税只会让刚刚安定下来的百姓,更加困苦,也会让陛下大失民心,我真不知陶公你意欲何为?”
“你放肆!”
陶源气得脸红脖子粗。
景昱也是脸色铁青。
看他二人的架势,都恨不得撸胳膊挽袖子干一架。
李余抬手拍了拍桌案,提醒道:“我还在这里呢!”
陶源和景昱身子一震,两人狠狠瞪了一眼对方,而后,又双双向李余插手施礼,说道:“臣失态,请陛下恕罪!”
李余看看他二人,眼帘低垂下来。
裁军,的确存在极大的风险。
加税,也的确有极大的弊端。
可是,不裁军,不加税,朝廷又确实养不起这么多的兵马。
可真难啊!
李余环视其他大臣,问道:“除了裁军和加税外,诸卿可还有其它之良策?”
在场的大臣们纷纷低垂下头,沉默不语。
他们不是神仙,不可能凭空变出钱粮。
而要解决朝廷当前之困难,又需要有大量的钱粮,这着实是难办啊!
李余再次问道:“就都没有办法了吗?”
群臣面面相觑。
有一名大汉说道:“陛下,臣支持陶公之见!”
另一名大臣则说道:“臣支持景中书之见!”
有了这两人开头,大臣们开始各抒己见,一部分人支持陶源,另一部分人支持景昱。
两边各说各的道理,唇枪舌剑,让大殿里如同开了锅似的。
李余很不喜欢这种七嘴八舌的争论,不仅吵得人头大,而且到最后,也往往吵不出个结果。
他看看下面的大臣们,猛的站起身形,迈步向外走去。
一旁的黄兆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大声唱吟道:“退朝!”
说完话,他急忙追出大殿,跟在李余的身后。
李余说道:“让张易到立政殿来见我!”
“是!陛下!”
李余回到立政殿,刚坐下不久,张易便从外面走进来。
他向李余插手施礼,说道:“微臣拜见陛下!”
目前张易担任的官职是中书侍郎,在中书省办公,而中书省就位于太极殿的右侧。
李余向张易招了招手,说道:“张易,近前说话!”
“谢陛下!”
李余起身,在大殿里来回踱步,说道:“张易,你可知朝廷现有多少兵马?”
“居微臣所知,六十万!”
李余又问道:“这六十万的将士,每月要消耗多少钱粮?”
张易正色道:“单单是军饷,保守估计,就得十五万万文左右!”
十五亿文钱。
只是听听就令人咋舌。
这还不算粮草的补给,军资军备的制造和保养,战马的饲养等等。
六十万人,简直就是头吞金兽,哪怕坐拥金山银山,也不够这样消耗的。
李余问道:“张易,你认为,朝廷能否长期维持这么多的兵马?”
“并不能!”
“哦?”
“至少,以现在的三州之税赋,还远远不够!”
“所以,你也支持要么裁军,要么加税,要么双管齐下?”
张易幽幽说道:“殿下,当前天下乱局,一旦削减兵马,便随时可能被群雄撕碎!”
“加税?”
“也不妥!秦州和魏州,皆是百废待兴,两州之百姓,本就已大规模向外迁移,趟若再加税,只会让迁徙出去的百姓变得更多,秦州与魏州也会更加萧条!”
朝廷就是靠着低税收,才把当初那些搬走的百姓们都吸引回来,倘若加税,非但不会再把百姓吸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