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余听闻吕方的这番话,也觉得有道理,点点头,说道:“好!就依真人的意思办!”
吕方说道:“殿下,还有一件事!”
李余问道:“什么事?”
“就是殿下的加冠仪式和成婚之事!”
李余穿越过来已经两年多了,他现在业已十九岁,再过几个月,就满二十。
男子二十既是成人,要举行成人礼,也就是加冠,另外还得起字。
听闻吕方的话,陶源不留痕迹地向吕方那边撇了一眼。
刚好吕方也向陶源那边看过去,两人的目光刚好对了个正着。
吕方面含笑意,向陶源微微点了下头。
重建六部,乃至重建朝廷,这些都离不开陶源的出力。
也只有陶源出面,才有可能把以前的那些朝中大臣请到秦州来。
但也不能光让牛干活,不让牛吃草啊!
想让陶源真心实意的出力,就得先把一些实实在在的实惠放到陶源的手里。
名和利,陶源早已赚得盘满钵满,这些他已经不太在乎。
剩下的就只有一个。
让李余和陶夕莹尽快完婚。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李余和陶夕莹的完婚,相当于是给陶源吃下一颗定心丸。
从此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陶源自然会不懈余力、全力以赴的辅佐李余。
吕方向李余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其实都不简单。
在建议的下面,还隐藏到一连串的利益瓜葛。
李余就算成长得再快,也不可能变成政治场上的老油条。
吕方提出的加冠之礼,以及成婚之事,在李余看来,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年纪到了,自然就要做这些嘛!
他再次点点头,说道:“真人言之有理!”
见李余亲口应允了下来,陶源眼睛顿是一亮,他向李余欠了欠身,说道:“殿下,老臣今晚便写几封书信,一是请旧部来秦,二是邀诸公来秦,老臣还得给开国公修书一封,倘若能把开国公拉拢到秦州,无疑会让殿下如虎添翼!”
李余笑道:“如此,真是辛苦陶公了!”
散会之后,陶源特意和吕方走在一起。
他含笑说道:“刚刚议事之时,真是多谢凌霄真人啊!”
吕方故意装糊涂,不解地问道:“陶公此话从何谈起?”
“关于殿下与小女成婚之事……”
这件事,陶源自己还真不好开口,吕方帮自己说了,着实是让他的心里大感受用,也安稳了不少。
吕方仰面而笑,说道:“殿下与令媛之婚事,乃先皇御赐,哪怕是天塌地陷,殿下也应完成先皇之遗愿。贫道只是多了句嘴,在议事之时,稍微提醒了下殿下,陶公又何必谢贫道?”
陶源仰面而笑,这位凌霄真人,可是长了一颗玲珑心啊!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陶源的主要工作就是写信。
给旧部写信,给那些开国功臣们写信,当然,其中也包括开国公魏英。
陶源的旧部,也就是六部的官员,其中很多人都是陶源的门生。
他们有的人在京城,有的人已经投奔诸王,还有些人赋闲在家。
在收到陶源的书信后,不少人都纷纷来到秦州,投靠李余。
其中有两位很重要,一位是吏部尚书沈悠,另一位是工部尚书杜疆。
六部尚书,放到现代,属部长级高官,在当时,那也属朝廷大员,肱股重臣。
沈悠和杜疆的到来,意义重大,不仅是让李余的麾下多了两个极为重要的人才,而且也让在秦州重建的朝廷变得更加正规。
至于尚书之下的侍郎、郎中乃至员外郎,前来投奔者,多达二、三十号人之巨。
除了六部的官员外,国公也被陶源请来了三位。
分别是景国公张元、荣国公刘文、胜国公刘武。
张元与陶源私交甚密,陶源相邀,他不好不来。
刘文和刘武是亲哥俩,他二人之所以会来投奔,看重的倒不是陶源的面子,而是出于对李余的欣赏。
尤其是秦州之战,李余一举击溃来犯的西番军,着实让两兄弟对李余不得不刮目相看。
最让陶源感到遗憾的是,开国公魏英未能前来秦州。
魏英有给陶源写了回信,在回信中,魏英既并未应允要去秦州,也未明确表示不去秦州,而是以麾下的二十万兵马需要整顿为由,还要暂时留在代郡一段时间。
看到魏英的回信后,陶源也就大概明白了魏英的心思。
他是要再等等,再看看。
等到天下的局势逐渐明朗了,然后再做决定。
这天。
李余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去了军营,和将士们一同参与训练,吃过早饭后,方回到王府。
他屁股还没坐热,黄兆进来禀报,工部尚书杜疆求见。
李余连忙让黄兆把杜疆请进来。
杜疆不是一个人进来的,后面还跟着两名随从,每个人手中都捧着好厚一沓的文书。
李余见状,顿感一个头两个大。
他吞了口唾沫,问道:“杜尚书,你这是?”
杜疆插手施礼,说道:“殿下,这是微臣提交的奏疏!”
李余身子一哆嗦。
杜疆继续道:“这些都是秦州、梁州二地的新建之工,还请殿下定夺!”
这么多,我得看到什么时候去?
他清了清喉咙,摆摆手,示意黄兆和金乌把奏疏都接下。
他对杜疆笑了笑,说道:“杜尚书,这些,我慢慢看!”
“不能慢!殿下!”
“啊?”
“其中有几封奏疏都是要紧之事。”
说着话,杜疆走上前来,拿起一封奏疏,递交给李余。
李余狐疑地接过来,展开细看,过了片刻,他惊讶道:“建造皇宫?”
杜疆正色道:“大臣议事,也不能一直在殿下的王府,这不合礼法,在秦城重建皇宫,是当下最为要紧之事,耽误不得!”
连皇帝都没有,建完了皇宫又给谁住啊?
钱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