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配方也要变呢,一般是用亚麻油、松节油等等,融入炭黑而成。”
康熙拍手笑道:“原来如此,金属不易沾水,但上油却是容易抹匀的。”打开了新思路的大门之后,康熙爷就发现这金属活字面临的中中困难,原来换一个角度就能迎刃而解。
“揆叙听明白了吗?从锡矿中找锑来试验活字配方,再试制铅字专用的油墨。”
纳兰揆叙脸都激动得涨红了,他还以为建功立业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呢,结果这是攻略都送跟前了,白捡个大便宜。“皇上看得起奴才,奴才一定肝脑涂地,用心办差。”
康熙对揆叙的表态非常满意,手指着两人道:“若此事能成,则是广播圣人之学的大功,朕将重赏你二人。”其实在说出这句承诺之前,康熙爸爸也是经历了激烈的头脑风暴:“老八最近会不会风头太过”、“索额图会不会以为这是小八投向了大阿哥的信号”、“纳兰家手里有老大和老八,会不会让他们狂妄自大?”最后,还是对文教利器的渴望压倒了一切杞人忧天的猜测,让康熙作出了慷慨的承诺。
不过老爷子将印刷术的改进提高到这样的政治高度,八贝勒就觉得随着大功劳而来的也有大麻烦。“这事主要由揆叙大人操持,武英殿出人出力,儿臣没有什么大贡献,只要事成之后能在自家书局中第一批用上铅活字,儿臣就心满意足了,并不欲与揆叙大人争功劳。”他推拒道。
康熙爷摆摆手,表达了否定意见:“此言差矣。印刷术自北宋至今,不过在细节上修修补补。这么多人没有提出想法,传教士携书而来这么多年也没人提出想法,独独我儿发现了,便值一大功。”
提出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还要难。
八贝勒见爹非要把好名声塞给自己,也只能收下:“那我那书局,可以第一批用上铅字吗?”
“你眼里就只有那点子书局吗?”康熙爷满脸“儿啊,咱们格局大点行吗”的表情,“只要能做出来,便随你用去。”
“那儿臣请让白晋师傅也协助此事。”
“这是应有之义,朕准了。你还有什么要求?一并提了。”
“儿臣没有旁的请求了。”说完,八贝勒看了看纳兰揆叙,又看了看白晋。
这两位哪敢跟康熙提条件啊,他们又不是皇帝的儿子,只有磕头谢恩。康熙爷今天额外得了这么个技术进步的好消息,虽然还够不上让他龙颜大悦的地步,但也确实缓解了他多日来的郁闷。眼见外头的春雨下大了,还令乾清宫的仆人们给告退的三人送上蓑衣和雨伞。
白晋是传教士,住在城东的王府井一带,刚好在八贝勒回府的半道上。“白师傅,今儿雨大,咱们顺道,我让马车捎你过去吧?”八贝勒主动提议。
社会人纳兰揆叙正是亢奋之时,非常想拍领导和小领导的马屁:“怎么好劳动八爷?东堂就在紫禁城边上不远,我送白师傅就是了。”
白晋一脸不在状态地被拉上纳兰揆叙的马车,心里还挺感动的。这位官员或许只是想在八皇子跟前表现,但确实帮了他大忙了。传教士遵循着简朴的生活方式,是没有马车的,每日步行从教堂出发,经重重关卡进入宫廷大约需要半个时辰。这点时间的步行在平日里算不上什么,但在大雨天还是挺遭罪的。哪怕有蓑衣和雨伞,等回到教堂,靴子和下摆肯定湿透了,湿透了不算,还会被路上的泥泞彻底弄脏。
而若是有马车坐,事情就大不一样了,将仅仅是沾上些许雨水的靴子外套在室内晾上一两天,就又能穿了。
心里感动的白晋觉得他应该报答这位年轻的贵族官员。“揆叙大人,”他用刚刚听来的称呼叫道,“我刚刚听得不是特别明白,八皇子为什么想要制作铅活字来印刷书籍呢?我曾经参观过宫廷中的印书处,你们用木板印书也非常精美。”没错,白晋准备为了纳兰揆叙和八贝勒的功劳簿发光发热。
“因为便宜。”纳兰揆叙因为刚刚在铅活字的配比和油墨制作方面受到了白晋的点拨,因此对他的态度相当友好。等这桩差事做完,这个洋和尚就是自己人了。emmm,虽然他不太明白把洋和尚拉成自己人有什么好处,但皇帝敬着这些人,他大哥也敬着这些人,那总归敬着就没事了吧。思及此,纳兰揆叙更加耐心地放慢语速解释道,“八皇子想要开一个书局,就是印书的作坊,他想要降低成本,让穷人也看得起书。”
“这可真是太高尚了。”白晋真诚地赞美道,说的还是法语。
不像哥哥性德那么懂外语的揆叙:虽然听不懂,但看他的表情应该是在赞美和夸奖吧。“全赖圣上教导有方,皇子们才各个能干。”官场小油条纳兰揆叙开始吹领导。
不过他这中话术白晋是get不到的,传教士只会想着“哇,八皇子这么无私,那我也不能藏私,一定要把印书成本降低。”于是他开口道:“揆叙大人,其实古登堡印刷术除了铅字、油墨之外,还有一项秘诀。”
“秘诀?什么秘诀?”
“是印刷机。我看贵国印书,都是在书版朝上,在突出的字上涂墨,然后盖上纸张,用刷子轻刷。全程都是用人工完成的,比较慢。但是古登堡是用机械将书版平平吊起,再用机械之力重重压在纸上,这样不光印出来的字迹均一,速度也快。”
“喔喔。”纳兰揆叙听得连连点头,这如果在皇宫里印书,这点人力成本不算什么。速度慢?多雇些工匠就快了。反正皇家有大把的人用。但想到印刷术还要给八贝勒的书局去盈利,那事情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