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大梁最狂驸马> 第151章 奏本如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奏本如潮(1 / 2)

“六郎,你当初为何闲置曹渊?仅仅只是因为曹盈在世时独揽朝政吗?你难道忘了曹家的根基就在那些开国勋贵的力挺吗?”

秦月茹不愧和萧昀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对丈夫心里想的是什么可谓了如指掌。

萧昀当年打压曹家,其实就是在打压勋臣贵戚势力,同时还支持着李义府杨玄麟上官仪这些文臣在朝政上与勋贵势力分庭抗礼……以此保证权力在这些势力之间能够得到一个平衡的态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勋贵势力渐渐地失去了影响力,已经不足以对皇权造成太大的威胁了,反倒是文臣之中出现了太子党和后党的党争,还有世家门阀与寒门出身的官员互相争夺话语权的斗争。

也正是因为看到权利均衡开始有些失衡的趋势,萧昀才借着庭州榷式重启的机会再次让曹渊进入了权力核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对曹家已经完全放心了,毕竟曹盈当年给萧昀产生的压力还是让他记忆犹新的。

最近得知程妙云回家了,勋臣之中硕果仅存的卢国公一派和曹家的姻亲关系,让萧昀有些隐隐的担忧……

虽然他表面上没说什么,但私底下一直在关注着曹家的动静,这些事秦月茹是非常清楚的。

萧昀既想要用曹渊平衡朝中两党的党争,又怕勋贵势力借着曹渊重新掌权再次抬头!

“既然那曹阿呆写了《红楼梦》,让勋臣贵戚都感到不爽,那岂不是正好将他们与曹家割裂吗?没了勋贵势力的支持,曹家就是六郎你手里一把最合用的刀子……”

秦月茹的话让萧昀非常认同,他不由得笑道:“月娘,还是你思虑周全!只是这曹阿呆……唉!真是个不省心的……”

提到曹沐秦月茹心里也很不痛快,最主要的是她之前设计让女儿去和曹沐见面,可没想到萧瑶只是写了一封信,让内卫府派人找曹沐“公事公办”,倒是又被那死丫头给躲了!

“曹阿呆虽然让人不省心,可水泥生意倒是越做越红火了,你知道头一个月他有多少进账吗?起码这个数……”

秦月茹朝萧昀撑开了一只手,看着她的手势,萧昀一下子愣住了。

“五……十万贯?”

“五百……这还只是他那一份,若是加上瑶儿那四成分子就更多了……而且工部回报说用了水泥,所有营建项目比往年耗费节约了三成以上,里外里你算算有多少了?”

秦月茹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是没想到,这曹阿呆真实个送财童子啊!那脑子里都不知道整天想些什么主意,天一阁、铁器、羊毛、水泥……现在还有两本杂志,每一个都是挣钱的买卖!”

萧昀做皇帝这么多年,要说最让他发愁的就只有一件事——没钱!

大梁朝从立国之初,高宗就定下了“与民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他坐上皇帝宝座这么多年也一直都执行着同样的政策,但是朝廷的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却越来越多,搞得他最近几年都不敢修缮宫殿,平日里内廷的支出也是精打细算不敢浪费……

兜里没钱的皇帝做着确实不爽,尤其是听到有人能在短时间内挣那么多钱,他就更是不舒服!

“瑶儿那四成分子……”

想到曹沐可以挣那么多,自己的女儿应该也不少挣,就是不知道曹沐有没有分钱给她?

如果有的话,倒是可以想办法问女儿“借”一点,正好他前几天路过皇宫后苑看到那边有些破败,想要再扩大一下修缮的范围……

可是,他这才说了半句,秦月茹就摇了摇头说道:“他倒是给了一笔分红,但后来……你女儿对他避而不见,他就是想给也给不了啊!”

“避而不见?为什么?”

上次秦月茹并没有对萧昀说实话,只是找了个由头让他下旨让萧瑶去找曹沐,所以此刻萧昀听说女儿对曹沐避而不见就有些纳闷了。

可就在秦月茹准备对他说出实情的时候,内侍府总管高思杰带着几个太监来了……

“启禀陛下!圣后!朝中各部官员纷纷上奏,这些奏本……”

高思杰身后这几个太监没人都捧着一个托盘,盛着的奏折堆成了一座小山。

看到这么多的奏折,萧昀和秦月茹都有些纳闷,走过去拿起来翻了翻,说的还都是一件事——龙门杂志社!

“这里有礼部的、工部的、兵部的、户部的……大理寺的……钦天监的……”

听着高思杰报出的这些部衙官署,简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如果说龙门杂志社的事和礼部、户部这些该管的部衙有关,那么像工部、兵部这些部门就完全没什么关系了,甚至这些奏折中还有钦天监、太仆寺这样的清水衙门,他们和这件事更是八杆子打不着……

翻看了一些奏折之后,大概可以把这些奏折所表达的意见分为两类,一类是附议岑长倩的奏本,主张要查禁龙门杂志社出版的两本刊物,而另一类则是以各种理由表态不能查禁这两本刊物。

主张查禁的一方意见大同小异都是认为这两本杂志的内容“毁谤朝政,蛊惑人心”,而反对查禁的一方,意见就各式各样了……

“皇明祖训明示不可以言辞罪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民间刊物若是有大逆之言确在查禁之列,然《龙门》《西山》二刊,所载之文细究之后,并无悖逆言辞……”

这些反对查禁两本刊物的奏折,大约占了所有奏折的四分之三,而且各个部衙的官员都有,甚至包括御史台和督察院都有为两本刊物说好话的。

“这些人刚刚在朝上为何一言不发,这会儿倒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