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昀坐在位子上,虽然没开口,但一直都在观察者儿子的表现……
凭心而论,作为父亲萧昀对长子萧瑜寄予了厚望,他至今生了十一个孩子,但只有两个儿子。
虽然长子的生母出身微贱,当年他也是一时兴起借着酒劲宠幸过一回,第二天醒来看到“貂蝉变母猪”就再也没了兴趣……
可是,这孩子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从小失去母亲一直都养在秦月茹身边,几乎等于嫡子。
要不是因为是庶出,而且顾虑到秦月茹的想法,他早就将他立为储君,也不会等那么久才册封太子。
但是,正所谓“什么样的娘生什么样的儿”,从萧瑜加冠成年移居东宫之后,他就变了!
耳根子软,疑心病重,贪小便宜,没有大局观……以前或可说是年幼无知,但长大之后还是这样,就太令人失望了!
前些日子让他在双圣离宫封禅泰山时监国,算是给他一个考验的机会。
可结果呢?
就为了一块龙血玉佩,挑唆清河郡主大闹靖国公府,虽然可以把责任全推到郡主头上,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这就是储君没有容人之量!
即便曹盈当年僭越跋扈,但毕竟人已经死了,再怎么说也轮不到他一个太子,设计折辱功勋之家吧?
大梁朝开国功勋那么多,勋臣贵戚和门阀世家通婚联姻早就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就是作为皇帝的萧昀,在许多事情上都还要依靠他们这些国之柱石。
哪怕勋臣之间互相争夺利益,总有不合对立矛盾,但作为君王必须持正以公,分而治之才是帝王术,像他这样羞辱功臣之后,只会让其他人感到唇亡齿寒,将来抱团对抗皇权,那会动摇国本的……
明诏天下让他给曹渊赔罪,虽然面子上可能不太好看,但其实是在保护他!
可没想到曹家开个酒楼,他却授意上官纯以太学生憩园诗会的名义打压曹沐……
事后,萧昀特意叮嘱他别太过分了,倒是安生了几日。
国丧期间朝廷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准备与突厥和议,他表面上也没反对可转身就让那个骆宾王写了篇檄文张贴四城九门,太学生们聚集在承天门外逼宫进谏……
想到这儿,萧昀恨不得马上把他给废了!
“太子……”
“父皇!那骆宾王写的檄文,绝不是儿臣授意……”
“哦?”
萧昀没想到自己刚开口,他就扑通一声跪下申辩,和骆宾王划清界限了……小卒子用过就丢吗?
“朕看你前些日子摘抄的《出塞诗录》,多是金戈铁马的热血之作,还有那天你呈给朕的太祖和先帝《行军札记》,也都是灭胡拒虏的内容……太子,你应该是主张与突厥开战的,对吧?”
自从高思杰密报说圣皇主张拒和,圣后主张议和,萧瑜就决定投其所好,坚定支持父亲反对议和。
为此他也做了不少的工作,摘抄诗录和先帝语录,其实就是为了表明自己是主战的……这一点想否认都难。
虽然萧瑜知道,在圣后力谏和后党群臣唆使之下,圣皇已经决定与突厥和亲了,但他现在也不能转变立场……因为圣皇不但讨厌别人违逆他的意志,更讨厌首鼠两端出尔反尔之人。
这个时候,哪怕挨一通训斥,他也必须站稳立场,否则就真的要被废了!
“父皇,儿臣确实主战与突厥一战……但儿臣知道父皇决定和亲必有不得已的苦衷,确实没有授意骆宾王等人逼宫啊!”
听到他这番表白,萧昀倒是微微点了点头,心里的不满也化解了。
“朕知道瑜儿是有血性的,但你还年轻,要知道兵凶战危的道理,作为君王必须慎之又慎……”
“儿子明白,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父皇思虑深远,儿臣不及也?可是,清河郡主毕竟是越王叔祖之孙,可否换人……”
其实与突厥开战还是议和,萧瑜并不太在意,但前不久太子党刚刚被贬了三位重臣,现在又要以清河郡主和亲突厥,这些都是后党搞的鬼,为的就是要打压亲近他的势力。
尤其是越王,一直都是萧瑜最倚重的至亲王爷……不管怎么说他都要努力争取保一保的。
听他提到越王,萧昀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越王公忠体国,前日朕与他议及此事……皇叔已经应允了!”
说完,萧昀从怀中掏出那枚龙血玉佩,递给了儿子。
“皇叔说的对,储君乃国之根本,储位稳当,内忧也罢外患也好,都是疥藓之疾……这个你拿着!回头把上官庭芝找来,把道理和他们说清楚,承天门外的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好好安抚……”
看到龙血玉佩,萧瑜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之前他好不容易拿到这块玉佩,可圣皇的旨意中附着圣后的批注“玉佩交内府保管”,摆明了就是不给他……
可没想到今天圣皇竟然主动将玉佩赐给自己,这表明他这个储君是受太祖和先帝认可的,谁都夺不走了!
“是!儿臣一定尽力安抚,太学生们也是出于为国之忠心,他们应能体谅朝廷的难处……”
看到萧瑜接过玉佩连谢恩都忘了,眉飞色舞的样子,萧昀心中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
把龙血玉佩赐给太子,是和越王达成的“交换条件”,让太子出面去安抚太学生,也是为了让他树立威望……
可他的眼睛就盯着老子屁股底下的宝座,刚刚还说要与突厥开战,现在又转换了立场……真的不像个能担重任的未来君王啊!
就在萧昀暗自对太子的行为深感失望的时候,内侍总管高思杰跑进殿内,都顾不得君前失仪,边走边喊道:“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