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夏翠花读完了。
一家人听后,印象最深的内容,就是从山西那边到红枣庄一位本族姑娘,她到处打听常家家族的人。
夏翠花看着常国柱问道:“山西那边有常家的人吗?”
常国柱道:“爸爸他们说过,当年常家家族的人被逼得四处逃难,流落到全国各地,好像山西那边也有常家家族的人。”
常永慧听着,若有所思……
……
县里委托农科站举办一个土地和种子改良研讨会,会议时间三天,常永慧被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会议。
一大早,王瑞芳就开着吉普车来接常永慧了。
王瑞芳将吉普车停在常家院子大门口,她下车后,从车子后排座位上拎起一个很大的包装袋,直接递给出来迎接的常永慧。
“永慧,你看看这台收音机喜欢不?”
上一次,常永慧送给王瑞芳一对玉镯,当时王瑞芳问常永慧家里需要什么,常永慧说家里的收音机不能用了。
王瑞芳记着这事,回去后就给妈妈写了信,让妈妈在天津买一台最好的收音机。
收音机前些日子就寄来了,只是王瑞芳这段时间太忙,没有机会送来,今天正好带来了。
常永慧将包装盒打开,哇,这收音机太漂亮了!
这台电子管收音机体积很大,长六十公分,高四十公分,宽三十公分,通体以枣红色为主,配以金黄色点缀。
它不光有收音功能,还有电唱功能。
夏翠花,常国柱,常永生,看到收音机后全都喜呆了。
常永慧也是大喜过望,她没有想到,瑞芳姐给自己买了这么好的收音机。
家里没有人会摆弄这台收音机,王瑞芳就进行示范操作。
王瑞芳将收音机摆到堂屋的八仙桌上,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选段……”
音质太好了!
这台收音机,就是熊猫系列1503中的一台,当时售价五百多块。
多少年后,这台收音机被一位收藏家从常永慧的公司买走,成交价是十二万三千元。
夏翠花做了丰盛的早餐,让王瑞芳吃得眉开眼笑。
王瑞芳拉着常永慧出发时,夏翠花又给她装了满满一车农产品。
……
常永慧去县里参加研讨会的第二天,小常庄突然来了一个要饭的。
要饭的是一个年轻姑娘,看上去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她衣衫褴缕,头发凌乱。
她要了好几家,才要到两个窝头。
她要着要着,要到了常国栋家的院子里。
这时候正是中午,常永起和常永芳上学不在家,常国栋和钱秀枝正在吃饭。
“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呀,给我点吃的吧,我实在饿坏了呀!……”
要饭姑娘声音低微,甚至声音发颤,看来真的是饿坏了。
加上她穿着一身破衣服,实在是惹人可怜。
钱秀枝平时好吃懒做,不爱劳动,整天和一帮子懒汉二流子打牌,但是,钱秀枝这人心肠软。
而常国栋自己就曾经在少年时代当过乞丐,是被好心的常家老太太从麦秸垛里捡回家的,所以,感同身受的常国栋就更加同情要饭的了。
两口子不约而同地都想给那要饭的姑娘几个馒头。
目前,在小常庄,平时吃馒头的人家占绝对少数,绝大部分平时都吃粗粮,甚至连粗粮也吃不饱。
常国栋号称常万能,常年给村里跑业务,帮村民们解决难题,各种收入几乎天天有,所以,别看老婆懒得腚里生蛆,但是他家日子过得很好。
在女帝到常国柱家落户之前,常国栋家的日子比常国柱好得多。
女帝进入常国柱家之后,这才使得常国柱家的生活水平把常国栋家远远超过。
给要饭的姑娘几个馒头,常国栋和钱秀枝两口子都不觉得有啥舍不得。
要饭的姑娘一看这家主人竟然给了自己四个大白馒头,顿时脸上显得感激涕零。
扑嗵!
要饭的姑娘就给递给她馒头的钱秀枝跪下了。
“唉呀,姑娘,你这是干啥呀!快起来吧,看把你饿得,快起来吃馒头吧!”
姑娘从地上站起来,眼里含着泪,三口两口就吃下去一个大白馒头。
可能是她真的是饿极了,狼吞虎咽。
再说了,那时候要饭哪里容易要到大白馒头,平时能要到窝窝头充饥就不错了,甚至都是别人吃剩下的窝窝头,有的窝窝头都变质发粘了。
要饭的姑娘竟然接连吃下去三个大白馒头,剩下一个,掖在斜挎在肩上的破绿挎包里。
“大娘,俺渴得厉害,给俺点水喝行吗?”
那个年代,人们的观念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人们往往都愿意别人把自己往大处叫。
要饭的姑娘可以叫钱秀枝婶婶,她可以叫大娘。
而叫声大娘,钱秀枝听了心里更舒服。
“你想喝水呀,好啊好啊!”
钱秀枝一边答应着,一边回到堂屋里,提起八仙桌上的暖水瓶,往一个白瓷碗里倒了大半碗开水。
钱秀枝觉得碗太烫,要饭的姑娘端不住,随口道:“这水太烫了,你不好端,要不,你进屋坐下慢慢喝吧!”
常国栋微微愣了一下,不过,要饭的是一个年轻姑娘,他也就默许了。
“谢谢大娘!谢谢大爷!”
要饭的姑娘就怯懦地进了屋子,拘手拘脚地在饭桌外侧靠着屋门口坐下了。
喝了几口水之后,要饭的姑娘看着钱秀枝道:“大娘,俺想打听个事情,这个村子,是小常庄吗?”
钱秀枝立刻道:“嗯是的!这是小常庄。”
要饭的姑娘又问道:“这村里姓常的住在哪里呀?”
听了这句发问,常国栋和钱秀枝同时一愣,紧接着两口子相互看看。
常国栋开口了,道:“姑娘,你为啥打听这个?”
要饭的姑娘道:“俺的祖籍就是